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6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历史的车轮行过辽阔大地,总能在某些特殊拐点留下难以磨灭的辙痕。打开神州地图,我们

可以在历史的天空看见无常的风云变幻,又可以在岁月长河磨洗出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

盘点沿革至今与远古传说关联的地名,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与大禹治水的故事

关联的特别多。今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禹王台区,因著名古迹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又称古侯台,

最初与大禹并无关系,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称此台为“吹台”。自元朝

以来,开封屡遭黄河水患,到明嘉靖二年(1523年),人们于古台之上建禹王庙,为其供奉香火,

才有了“禹王台”这个名称

以知名度而论,杭州绝对算得上“顶流”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地名的由来也与大禹

有些渊源。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字叫余杭。清嘉庆

《余杭县志》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后转讹为余杭。不过这种说法

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

打开河南省地图,在洛阳、焦作、新乡这三座城市下辖的区县里,会发现有不少地名皆因3000

多年前的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武王克商之役而诞生。周武王率大军行至黄河北岸一

处渡口时,举行了一次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阅兵仪式——“盟津观兵”。武王此举有两个目的:

一是带有军演性质,熟悉地形与路线,预先作好部署,以便日后大军渡河北伐;二是约定诸侯在

此会盟,约定日期,今后于此会合誓师打响灭商的最后一战。这个影响历史进程的“盟津”究竟

在什么位置呢?今天地图上有两处地名与此皆有渊源,一处是河南洛阳市下辖的孟津区,另一处

是焦作市下辖的孟州市,相距大约60千米

公元前1046年,周军与诸国部落组成联合军,渡过盟津,东进伐纣。如今河南省西北部焦

作市下辖的武陟县之名,与这场大进军有关。此地因是周武王进军克商、提牧野之师、兴兹土之

地,遂名“武陟”。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陟”有登高之意,认为可能是武王进军途中在这里登上

一座高山而命名

大军向商王都朝歌不断推进,在决战打响之前,周武王作《牧誓》进行全军总动员,随后于

朝歌城外的牧野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当时都城朝歌由内而外的位置分别以城、郭、郊、牧、野

来称呼“牧野”指的是都城郊外的地方。但牧野之战后,人们但凡见到此地名,联想到的却是

这场决定商亡周兴的命运之战,以及发生决战的那一片地区,大体相当于今河南省卫辉市

灭商后,周武王罢兵西归,我们也跟随武王回师的路线,将目光再转回洛阳地区。与孟津区

毗邻、位于洛阳盆地东隅的偃师区,其名同样源于这场战役。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首次载其

名之源:“偃师,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

西周时,统治者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君主主要是王室亲族与开国的功臣谋士。至今,在

中原大地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古国封邑的名字。比如今天河南省省会郑州与其下辖的新郑市的来

历,就都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最初分封在西周王畿之

内的“郑”,就以地名称其国。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位时,郑桓公身为皇叔,在镐京

担任司徒。他眼见“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只得替自己家族留一条退路。公元前779年,郑桓

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颖(济水、洛水、黄河、颖水)之间”,建了一个新

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

西周王朝还在汉水以北、淮水上游一带设置了随、蔡、蒋、唐、息等诸多同姓封国,“来头

最大”的大概是蔡国了。其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可惜进入春秋时代以后,蔡国国势不

振,先为楚灭,而后幸运地异地复国。这一来一去,就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留下了“上蔡”“新

蔡”两个县名

1

秦统一六国后,改分封设郡县,此后近百年间诞生的一系列地名,绝大多数与秦始皇和汉武

帝这两位政治强人有关。今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新安县在秦时属战略要地,秦始皇给地名取“安”

字,有长治久安之寓意。我们再来看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获嘉县。仅凭地名,人们恐怕很难想到,

它的由来与一场千里之外的叛乱有关。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宰相吕嘉起兵反汉,后被

汉伏波将军路博德诛杀。汉武帝出巡行至汲县新中乡时,正好收到献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