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马克思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信仰对话;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一样坚信的事物,也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所谓信仰,就是将自己最信任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典范或指南。

信仰,是集体或个体的精神之魂,缺乏信仰的集体或个体就像一张置身于漫天的繁星夜空下的面孔,看繁星点点银河皎皎而迷乱头脑。信仰一旦缺席,生命即会陷入泥潭。因此与信仰对话,是生命个体或集体之所需。信仰,开启一扇心灵与智慧之门。;以某种信仰作为心灵的支撑,人的心理才有永久的平衡感、平安感、归宿感,人的行为才能坚决踏实,人生才能体验出意义和价值。信仰不给人以可靠的知识,却能给人的人生实践提供确定性,给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追求提供根底,它居于人类精神整体中的最深层,指向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人作为生命体地最独特之处就是、人是生物存在与精神存在的共同体。说明自己,说明人生,赋予生命和人生以意义,是人类得以开展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人们有了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就可以激发起主体实践活动的巨大热情、强化主体的意志、坚决主体的信心和毅力,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主体的潜能,实现主体的价值。;信仰者以信仰评判世界。信仰使个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感到有所寄托、有所依归、有所期望。信仰者使信仰深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闪耀着其荣耀。世俗诱惑、世俗得失在信仰者眼中的份量很轻,它们与信仰相比轻如草芥。因此信仰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实现心理的平衡。信仰是社会长期稳定和持续开展的调节器。社会的稳定和开展离不开温暖、爱、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信仰的调适;青年学生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二、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学生道德实践的的评判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信念】——马克思

;

革命导师马克思;;这是在德国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据说这里从前是普鲁士王宫,二次大战中已化为废墟,这个广场就是在废墟上重修的。广场中心就是这座马克思和恩格斯双人铜像,这是一座写实的铜像,马克思坐着,恩格斯站着,两个人目光一致凝望着前方。;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这个家庭充满了和谐、幸福、欢乐。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断从小地方走向大城市的过程,从家乡特里尔,到柏林,到巴黎和布鲁塞尔,到伦敦,他一步步走入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国家的最重要的城市。这个过程并不令人愉快,而是和被驱逐以及极端的贫困生活和死亡相联系的,但无疑,没有这样的历程,光靠着非凡的哲学修养,马克思是不能成为我们所知道的这个马克思的。恩格斯这样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一方面必须有德国的辩证法,同样也必须有英国和法国的兴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是法国的游历和英国的环境开拓了马克思的眼界,使他不但能够以最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坐标衡量欧洲国家,而且在晚年,更把眼光投向了整个人类世界。《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为人们揭示了马克思曾经鲜为人知的一面,人们惊异的发现马克思的思维有多么深邃多么宽阔。我总在想,以他如此深邃和宽阔的思维,马克思再活50年,恐怕地球上任何人也无法完成他的著作,也来不及把他全部的思想都告诉人们。;KarlMarx

1818-1883;1840年左右的柏林大学。;除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开展、丰富之外,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哲学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可以说,这几年的学习,使马克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奠定了理论根底,为以后进行革命工作打下了牢固的根底。1841年3月,马克思大学毕业时写作哲学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显露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无神论思想,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而且明确指出,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用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这篇文章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