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 观沧海.ppt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 观沧海.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第一部分古诗文默写

目录知识方法考点1解释句子含意考点2描绘诗歌画面、情境考点3内容理解及分析考点4赏析诗歌语言考点5分析句子的作用考点6作家作品考点7分析主旨及情感考点8分析人物形象考点9分析表达技巧

知识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题《观沧海》为后人所加。曹操,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作家作品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东临①碣石②,以观沧海。诗歌精讲译文: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远眺那苍茫的大海。课下注释:①临:到达,登上。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引出下文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临”“观”二字表现了诗人登山望海时的勃勃英姿。作用: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引出下文诗人登山的所见所思。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译文:(海面)水波多么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课下注释:③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④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写法:◎动静结合。“水波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写实手法。描写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译文:碣石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长得很茂盛。海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写法:◎动静结合。“树木”“百草”是静态,“秋风”“洪波”是动态,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写实手法。分别描写山岛景色和大海景色。炼字:“涌”字生动描绘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⑤灿烂,若出其里。描述画面:太阳和月亮每天升起又落下,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课下注释:⑤星汉:银河。炼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创设出一种极其开阔苍茫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和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⑥。译文:幸运得很,写一首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吧。课下注释:⑥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本诗用浪漫主义的笔触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以及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诗歌主旨

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七年级上册阅读本诗,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答案】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不禁会生出壮美的感觉。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