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它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一心理”结构,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春秋那个朝不保夕的乱世,并没有关心自己的财产,而是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此其一。其二,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篇讲:“岁寒,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其三,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追远”的生命关怀。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祭神如神在”(《八佾》)。孔子认为,首先得懂得生,他对鬼神是否存在未置可否(鬼神)是存在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关怀之中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

“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彼此团结,因此才会“有朋自远方来(《学而》)。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乐群”的生存智慧。

“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虽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对生活悲观失望,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述而》)。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

“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究满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通读《论语》可发现,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志时,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先进》)的“曾点气象”。

“乐感文化”包含以上多重内涵,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材料二:

先秦诸子处于西周分封多国体系和大一统的过渡阶段,有的往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其讨论问题域的格局使后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为金融行业成功人士的你,虽然无补于改变既成的人生轨迹,但一来可以展望可能世界里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展开,二来也能比较什么更重要,为后人提供更全面而审慎的建议。今天我们还要读《孟子》、读古书

阅读《孟子》的过程中,不妨在孟子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之间不断切换,让自己穿梭于《孟子》里的各色人等,还原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与孟子打交道的那些人,他们的诉求会是什么?如果我们身处孟子的角色,兴许可以看到“迂远而阔于事情”之外更完整的孟子。

但“迂阔”的孟子确实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这些经历都记载在《孟子》中,联想到《孟子》由其本人与弟子叙定,他仍希望后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坚持或正是源于顺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发掘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激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后人。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读古书也是如此。日常生活里的体验,往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味孟子的心绪。今天的读书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

有位学者曾这么描述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英国人称之为“品质”的东西:“责任先于权利;荣誉先于利益;……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大家能够体认到,当一个这样的好人“难且值得”。古代的哲人如若地下有知,继续荫蔽着更多人追求勇敢而自由的生活,虽然生前颠沛流离

(摘编自李劭凯《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泽厚提出的“乐感文化”,高度概括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总结了中国人的诗性智慧。

B.“乐生”的生命精神,体现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及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C.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所以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更重视人际交往。

D.在没能劝成大多数诸侯的时候,孟子却并不在意,他希望后人能有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谈《论语》中体现的“乐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