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

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古人类活动较频繁

C.曾为闽越文化中心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2.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东汉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后至唐末,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河患,有“八百年安流”之说。河堤谒者的设置()

A.开创了古代治水官设置的先河 B.遏止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治理矛盾 D.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

3.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皇帝苻坚提到氐羌部落时说:“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这说明了,当时()

A.民族关系日渐平等 B.儒学主流地位动摇

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D.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4.建隆四年(963),享先代帝王礼的祭祀对象共十位,均为功德极高的帝王。而开宝四年(971),定型后的享祭帝王增至七十七位,不仅有尧等功德极高的帝王,也有唐中宗等功德相对平庸的帝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加强 B.宗法观念的弱化

C.官僚队伍的膨胀 D.商品经济的发展

5.自先秦到明清,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离不开乡贤阶层。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由此可见,古代乡贤阶层()

A.取代了地方行政官员 B.有利于强化基层治理

C.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D.完善了地方监察机制

6.1890年至1894年,清政府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1.4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亿多海关两。而1895年至1900年,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2.1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5亿多海关两。这种变化()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突出了西方资本输出的需求

C.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D.加速了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

7.1900年,清廷宣布为光绪帝立储,即“己亥建储”。对此,民间社会反应强烈,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这说明()

A.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

8.下表为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比例调查表(单位:%),表明当时()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户数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

减租后

2.4

6.7

38.0

47.0

2.5

3.4

土地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

减租后

13.5

17.5

42.5

22.5

0.6

3.4

A.中华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B.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消亡 D.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9.1949年8月,解放区派出学生篮球队赴布达佩斯参加第十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5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又多次参加了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些活动()

A.深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B.旨在缓和与欧洲的关系

C.凸显中国体育强国地位 D.折射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10.近年来,随着《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大众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考古热”。2018年我国各类博物馆到访人次已突破11亿,2019年同比增长8.97%。这反映了()

A.国力增强提振文化自信 B.科技发展推动大众传媒的转型

C.历史真相需要考古实证 D.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11.公元前3世纪,自视为亚历山大继承人的托勒密王朝统治者广泛搜集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乃至“东方”文献的“世界之书”,创建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学园。此举()

A.消融了不同民族的隔阂与冲突 B.表明了统治者偏好决定文明程度

C.促进了区域文明交流与融合 D.说明了古希腊政治传统影响深远

1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对此,恩格斯评价说,“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是十分清楚的。”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

A.城市自治运动受挫 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C.陷于长期分裂割据 D.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13.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

文档评论(0)

手可摘星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