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与运行指南.pdf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与运行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医学

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与运行指南

目录

一、工作目标2

二、主要措施2

1.系统建设原则。3

2.系统建设模式。4

三、工作职责和任务6

第1页共9页

为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

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

〔2019〕18号)、《XX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

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南》的通知》(粤

卫办〔2020〕2号),规范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

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学影像检查操作及诊断工

作,达到医学影像诊断资源整合、诊断质量同质化、诊断报

告区域互认,制定本指南。

一、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共享、便捷、优质”

的目标,方便群众就医;实现“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

断”的创新服务模式,减少重复检查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进

一步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提升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医

学影像诊断整体服务能力,做到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内县、

镇(乡)医疗服务同质化、诊断报告区域互认;解决医共体

各成员单位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人才短缺、影像诊断水平低等

问题。为县域内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诊断服务,

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主要措施

(一)建立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由县域医共体总医

院牵头组建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承担各成员单位的医学

影像诊断服务。

1.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设在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内,经

济可独立核算。

第2页共9页

2.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根据需要保留医学影像科或放

射科,按需要配备足够的影像操作技术人员,只负责医学影

像图像采集,不再提供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3.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设主任1名,负责区域医学影

像诊断中心日常工作管理;影像诊断医师人数视县域医共体

内总体医学影像检查业务量动态配备若干名。

(二)建立统一的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县域医共体

内建立统一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至少包括医学影像检查系

统(各成员单位使用)和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区域医学影像

诊断中心使用)。

1.系统建设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县域医共体

各成员单位统一将X线检查(CR、DR)、CT检查、MRI

检查、DSA检查等由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诊断医师出具区

域统一标准和统一格式的诊断报告,确保诊断报告的质量。

(2)保密性原则。系统必须要能保证患者有关信息的

私密性和安全性。

(3)标准化原则。系统建设时应在统一标准、统一规

范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规范等必须

遵循国际、国家和行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4)开放性和兼容性原则。系统除了需要与县域医共

体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如HIS、PACS、LIS、电子病历、

手麻、重症监护系统、医技系统等)互联互通外,还需要能

第3页共9页

为县域医共体其他区域性系统和各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

台提供基础数据和调阅接口。

(5)适应性原则。系统必须能够适XX域医共体各成员

单位的业务需要,同时要能满足业务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