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docx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

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

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课时:1

导引: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一、导入

1、作者简介肖洛霍夫,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同学们谈谈对二战的认识,可以在台上展示相关资料。

参加二战的军人

2、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索科洛夫

①上了前线

-------战争刚爆发,木工索科洛夫就上了前线

②被俘受尽折磨

------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俘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

③逃出集中营

——“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④妻女被炸死

——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⑤儿子牺牲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⑥得到一个新的儿子

3、体会情感变化转折

战争被俘-----带人逃回

家毁妻亡-----儿子幸免

妻死家亡-----儿有出息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儿死沙场-----又得新儿

日念亡人

4、请学生谈对此的感受,揭示主题

控诉战争的罪恶,战争对人的摧残

文中提到另外一个人的作用

5、如何描写这个小孩

凡尼亚【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6、这说明了什么?

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描述的

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战争中的所有人都受害,受摧《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残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

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7、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①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

②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

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

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火……

三、小结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在苏联广播时就令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它传到我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译者也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读完全文后,你觉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