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初三物理二模汇编 力学计算 答案.docx

2024北京初三物理二模汇编 力学计算 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北京初三物理二模汇编力学计算答案

1.(2024北京海淀初三物理二模)小海用大塑料瓶(大瓶)和开口的小玻璃瓶(小瓶)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浮沉子”。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通过挤压大瓶可实现小瓶的浮沉,挤压过程中,小瓶不接触大瓶瓶壁。小瓶可视为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S=2cm2,高h=7.5cm,忽略其底和壁的厚度。用适当大小的力挤压大瓶,小瓶仍漂浮,此时简化的模型如图乙所示,两瓶内水面的高度差h1=3.5cm,小瓶开口处到大瓶内水面的距离h2=7cm。水的密度ρ水=1.0g/cm3,取g=10N/kg。

(1)求不装水时小瓶的质量。

(2)用适当大小的力挤压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时,求小瓶内空气的体积。

【答案】

1.(4分)

F浮G瓶(1)

F浮

G瓶

此时,F浮=G瓶=m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浮=ρ水gV排=ρ水gSh1

联立解得,小瓶的质量m=ρ水Sh1=1.0g/cm3×2cm2×3.5cm=7g(2分)

(2)小瓶在水中悬浮时,F浮=G瓶=m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浮=ρ水gV排

此时小瓶内空气的体积V=V排=m/ρ水=7g/(1.0g/cm3)=7cm3(2分)

2.(2024北京昌平初三物理二模)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杆提起重物,其简化装置如图21所示。杠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已知OA:OB=3:1,物体C受到的重力为16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工人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A,此时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4Pa。已知工人的重力为700N,不计杆重、绳重及转轴处的摩擦。求:

(1)此时工人在A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A;

(2)若在杠杆B端悬挂重力为2500N的物体D,请通过计算分析并说明此时该工人能否拉起物体D。

图21

图21

B

A

C

o

【答案】

2.解:

G人F

G人

F浮

F浮=G人=m人g=50kg×10N/kg=500N

(2)

G板=ρ板V板g=0.1×103kg/m3×6×10-3m3×10N/kg=6N

小阳和浮板一起漂浮时:

F浮总=G人+G板=500N+6N=506N

V排总=F浮/(ρ水g)=506N/(1.0×103kg/m3×10N/kg)=0.0506m3

V人=m人/ρ人=50kg/1.0×103kg/m3=0.05m3

V人排=0.9V人=0.9×0.05m3=0.045m3

(4分)V板排=V排总-V人排=0.0506m3-0.045m3=0.0056m3

(4分)

3.(2024北京朝阳初三物理二模)游泳是一项全身性有氧运动,广受大众喜爱。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一些会游泳的人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不需要划水即可实现口鼻露出水面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对于刚刚练习游泳的人,通常需要借助救生圈、浮板等救生设备的帮助确保生命安全。小阳的质量为50kg,所用浮板(图乙所示)的密度为0.1×103kg/m3,体积为6×10-3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画出小阳不借助浮板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他受到的浮力。

(2)头部的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1/10,若小阳只借助浮板使自己的头部全部露出水面,与浮板一起处于漂浮状态,求浮板浸入水中的体积。

甲乙

【答案】

GCF拉F支3

GC

F拉

F支

物体C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支=F压=pS=2.5×104Pa×4×10-2m2=1000N(1分)

根据物体C的受力情况,可知:

F拉=GC-F支=1600N-1000N=600N(1分)

绳子对B端的拉力FB=F拉=60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FA×LOA=FB×LOB

此时工人在A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FA=FB×LOB/LOA=600N×1/3=200N(1分)

(2)工人在A端施加的最大拉力F′A等于工人的重力G人,

F′A=G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F′B×LOB=F′A×LOA

F′B=G人×LOA/LOB=700N×3=2100N

F′BGD,工人不能拉起物体D。(1分)

4.(2024北京大兴初三物理二模)图25将一个圆柱体金属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7N。再把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7N,如图25所示。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g

图25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2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