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两获诺奖的20世纪.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获诺奖的20世纪

最受尊敬和最受嘲弄的全能科学家

鲍林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把量子力学运用于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研究,对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也做出了划时代的意义,是目前唯一一位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的科学家,一次是1954年化学奖,一次是1962年和平奖。曾被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与牛顿、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齐名。然而,路透社在报道鲍林逝世的消息时却说,他是“20世纪最受尊敬和最受嘲弄的科学家之一”。

药剂师家庭培养出的化学家天才

莱纳斯·鲍林,1901年2月28日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亲是一位药剂师,父亲对化学药品的使用和对小鲍林的教导,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11岁时,去同学家做客,同学为他演示课一个实验:把氯酸钾和糖混合,然后加入几滴浓硫酸,会产生蒸汽和碳,并且作用极其强烈。这个画面给鲍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到“它使我意识到我们周围的世界还有另一种变化存在”。随后鲍林得到一位实验室仪器保管员的帮助,开始接触实验器材和药品,具备了简单的化学知识。1917年,鲍林考取俄勒冈农学院化学工程系,中途因为家境困难一度辍学,回到学校后担任定量分析教师助手、代课,并通过接触化学书籍和杂志,深入专研路易斯和郎格缪尔发表的关于分子的电子结构论文。1922年毕业,获得工程理学学位。

进名校,遇名师,崭露头角

1922年,鲍林进入加工理工学院,师从A.A.诺伊斯教授(当时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权威,非常鼓励学生热爱化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已故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子高就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诺伊斯教授立即发现了才华横溢的鲍林,很快将他推荐给从事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的著名化学家罗斯科·迪金森,迪金森教授治学严谨,非常讨厌粗心和浅薄,对鲍林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鲍林在迪金森的指导下完成了MoS2晶体的全测定工作,期间受到了严格的技术训练和全面的基础培养。后来鲍林又得到物理化学和数学物理学教授托尔曼的指导,托尔曼教授学识渊博,对物理学新进展有透彻的了解,他相信可以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这段学习经历使鲍林克服了数学和物理学的不足,为以后运用量子力学新成就解决复杂化学问题提供了重要条件。

1925年,鲍林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哲学博士赴欧深造,受量子力学名师指点。20世纪第一个年头,普朗克提出了革命性的量子假说。很快,爱因斯坦运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波尔在1913年把量子论运用于解释原子结构,提出了著名的波尔原子模型,在此期间,布拉格父子成功利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到了20年代,L.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海森堡和薛定谔分别用不同数学形式表达微观粒子运动,创立了新的量子力学。这些突破为利用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攻破复杂化学结构问题大门提供了条件。

1925年,鲍林写信给波尔,没得到回复,接着写信给索末非,很快得到回复。1926年2月,鲍林去欧洲,在那里度过紧张而愉快的一年,索末非出色的演讲为他展示了更为宽广的道路。随后鲍林又到波尔实验室工作了几个月。接着,又到瑞士苏黎世,随薛定谔和P.德拜做研究工作,开始研究量子力学解决化学问题的可能性。1927年,返回帕萨迪那,担任化学助理教授,1930年夏,再度到欧洲,在布拉格实验室学习X射线技术,随后到慕尼黑学习电子衍射技术,使他日后在蛋白质研究中做出卓越贡献。

厚积薄发,贡献斐然

鲍林对化学键本质的研究以及把他们应用于复杂物质结构的研究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

19世纪关于物质的组成所提出经典结构理论,只定性的解释了化学现象和经验事实。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关于化学键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价键理论。价键理论是在氢分子成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理论认为,原子在未化合前有未成对的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如果自旋是反平行的,则可两两结合成电子对,这时原子轨道重叠交错,就生成一个共价键;一个电子与另一个电子配对以后,就不能与第三个电子配对;原子轨道的重叠愈多,则形成的共价键就愈稳定。这种价键理论解决了基态分子的饱和问题,但对有些实验事实却不能解释。例如,CH4中,C原子基态的电子结构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按照价键理论只能生成两个共价键,但实验结果表明CH4却是正四面体结构。为了解释CH4的正四面体结构,说明碳原子四个键的等价问题,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从电子具有波动性,波可以叠加的观点出发,认为碳原子和周围的杂化轨道成键时,用的不是原来纯粹的S轨道或者P轨道,而是S轨道和P轨道经过叠加混杂而得到的“杂化轨道”。根据他的杂化轨道理论,能很好的解释CH4中碳四面体结构的事实,同时还满意的解释了其他事实,包括解释络离子的结构。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鲍林在30年代所提出的共振理论在现代分子结构理论发展中曾起到重要作用,在化

文档评论(0)

158****6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