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山东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2024年高考化学(山东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202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继续坚持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命制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体现稳中求进、稳中创新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着重考查学生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着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一、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站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高有益启迪。如第1题提到的中国书画、文房四宝;第11题提到的中国美食、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第14题提到的钧瓷。通过这些素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展示我国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试卷积极回应时代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选取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科研成果,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和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如第7题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与贡献。

3.融入美育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第1题中的中国书画、文房四宝的制作、第5题中的制作豆腐、第6题中的实验操作、第16题中氧空位等。这些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突出社会价值,注重学科核心素养

1.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试题通过考查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化学,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第2题中的几种化学品、第5题中的制作豆腐、第11题中食醋风味的形成、12题中的铅蓄电池、17题中的心血管药物缬沙坦、20题中的水煤气等。

2.提供能源保障,满足社会快速发展需求

能源是制约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化学科学可以充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进行不用能源形式的转化,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能源装置。如第12题中的铅蓄电池、第13题中的电解催化、第16题中的催化剂、第18题中的循环使用、电解、第20题中对水煤气制取氢气的研究等。

3.利用物质转化,实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

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不仅从矿物和动植物体中发现里很多有用的价值,并把它们提取出来,或用已有的物质为原料把它们制造出来。如第1题中文房四宝的制作、第11题中食醋风味的形成、第13题中的通过电解催化高效制H2和O2、第14题中对红色钧瓷成分的探究、第15题的逆水气变换反应、第18题以铅精矿为主要原料提取金属Pb和Ag等。

4.合成新型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药物的合成是利用化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成就,如第17题提到的心血管药物缬沙坦中间体的合成。

三、加强教考衔接,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对高中化学主干与核心知识的考查。如第3题提到的化学用语、第4题中的晶体熔点比较、第5题中的操作、第12题中的高锰酸钾与草酸、铅蓄电池、Ksp比较、活化能等、第16题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核外电子排布、价电子互斥理论、杂化轨道、氢键等、第17题中的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官能团、同分异构体等、第20题中盖斯定律等,都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素材;第6题的实验操作、第19题中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均属于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其余的试题,涉及物质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重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均涵盖了高中化学知识的主干知识。

2.注重创新,促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除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之间的相互融合外,选择性必修之间的融合力度加大,同时注意了题型的创新。如第5题用氨水制备银氨溶液、第14题Cu2O性质探究均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与配位知识的融合;第9题是一种全新物质,让学生从原子和化学键识别、孤对电子、键长等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第11题食醋风味的形成,将淀粉、乙醇、乙酸的性质进行了综合考查;第12题将氧化还原、铅蓄电池、Ksp、活化能组合进行分析评价;第14题对钧瓷的发色剂Cu2O进行了实验探究分析。知识之间的融合、题型的不断创新,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