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我国混业监管的制度选择样本.docVIP

试谈我国混业监管的制度选择样本.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监管竞争、冲突和协调

——兼论中国混业监管制度选择

廖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教授

上传时间:-6-13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集团监管竞争监管冲突监管协调

内容提要:怎样应对因金融创新和混业发展而加剧金融监管竞争和冲突,构建适应中国国情混业经营监管体制,是目前金融监管中一个突出课题。金融竞争有其本身价值,不可一概而论,而应对金融冲突也需要注意到其深层背景。金融集团发展强化了金融监管竞争和冲突,也使得金融监管协调更为必需。综合监管和功效监管基础上伞形监管是金融监管协调两种路径,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借鉴伞形监管经验,建立分业监管基础上协调机制,是更为可取选择。

在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水平高速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市场背景下,良好和健全金融体系关键性日益凸显。中国金融业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期,也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升金融监管能力成为刻不容缓任务。[1]其中,怎样应对因金融创新和混业发展而加剧监管部门之间竞争和冲突,构建适应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混业经营监管体制,就是一个相当突出问题。

《商业银行法》修订和《证券法》修订时,以“国家另有要求除外”但书形式,为混业经营深入发展预留了空间。不过,对于和此对应金融监管体制调整,立法部门并未明确化,只作了标准性要求。面对以英国金融服务局为代表单一监管架构晚近以来流行,相关在中国设置某种形式综合监管机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且不管单一架构本身是否是理想监管模式这一问题迄今并无定论,更为关键问题是,这么一个体制是否适合中国。单一监管所赖以立足成熟市场体系和监管实践,所意味着巨大机构和制度融合成本,和随之而来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等等,全部令人不得不慎重考虑制度移植中“排斥反应”。从中国现在现实情况出发,建立分业监管基础格局基础上协调机制,处理关键监管冲突,同时保持适度监管竞争,可能是更优选择。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金融竞争和冲突原因、表现形式和可能造成结果。第二部分分析金融集团发展对于金融竞争和冲突影响。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讨论作为应对方案金融监管协调两种路径。第四部分结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和特点,论证较之单一监管架构,分业监管基础上协调机制更为可取,并就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提出提议。最终是一个简短结论。

一、金融监管竞争和冲突

(一)金融监管竞争

在金融监管权被多个监管机构分享任何体制下,监管机构之间竞争全部不可避免。实践永远不会一直被规则束缚,即使是在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创新和由此产生非传统金融产品也会带来产品定性和监管权归属问题。而在混业经营体制下,不管是采取全能银行还是控股企业形式,不一样性质金融业务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全部大为加强,使得金融监管竞争愈加凸显。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政策生成并非基于抽象“公共利益”,而是不一样利益集团各自特殊利益角力和妥协结果。[2]不一样金融监管机构首先不可避免会更多受到各自部门内利益集团(亦即监管对象)压力和影响,其次本身在争取监管权限和监管资源方面也有其特定利益。所以,现实中金融监管机构总是倾向于尽力维持自己监管范围,同时主动进入和消减其它监管机构势力范围。这种监管竞争被形象称为“地盘之争”(turfwar)。

金融监管竞争被广为诟病一个可能产物是所谓“竞次”现象(racetothebottom),即监管机构为了取悦本部门利益集团、吸引潜在监管对象或扩展监管势力范围,竞相降低监管标准,以致减弱整体监管水平,损害消费者(投资者)和社会公共利益。通常来说,监管机构越多,监管结构越复杂,竞次风险就越大。和此相关另一个可能后果是“监管套利”(regulatoryarbitrage),即提供相同产品不一样金融机构因受到不一样监管者监管,造成规则、标准和执法实践上不一致,从而造成金融机构尝试改变其类属,方便将自己置于监管标准最宽松或监管手段最平和监管机构管辖之下。[3]

不过,不应过分高估上述问题严重性。就竞次现象而言,首先,在监管机构数量有限、监管体制相对集中情况下,竞次问题并不会十分突出;更关键是,经过为各监管机构设定更为清楚监管目标和任务,并建立和落实有效问责机制,竞次倾向能够得到抑制。毕竟,监管机构需要为自己监管失败负担责任。就监管套利而言,该问题关键同以经营主体/机构作为监管划分标准“机构监管”模式相联络,经过向着眼于金融产品/业务“功效监管”模式转变,并加强不一样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有可能加以处理。即使无法完全处理,监管套利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也未必全无益处。[4]

金融监管竞争拥趸理由植根于传统“分权和制衡”理念、金融机构选择自由、和对于监管弹性追求。面对日益细化和复杂金融市

文档评论(0)

知识改变命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打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