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分泌(最新文档).pptx

人体内分泌(最新文档).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

由机体各内分泌腺体及兼具内分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共同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激素(hormone):内分泌细胞产生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一、分类;二、激素一般特性

㈠信息传递:“第一信使”;㈣激素间相关性

1.协同作用:“1+12”

;2.拮抗作用:“1+11”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3.允许作用:“1+01”

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

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的必需条件。;㈤分泌周期性:日、月、季、年节律。

;三、激素作用机制

(一)受体

1.分类

(1)膜受体

(2)胞内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3.酶偶联受体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三)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第二节下丘脑-垂体内分泌

一、下丘脑

(一)下丘脑与垂体联系:;(二)下丘脑调节激素

“促垂体区”(视上核、室周核、弓状核、正中隆起等)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合成与分泌。;(三)下丘脑分泌调节;二、腺垂体

前叶:生长激素、催乳素、

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中间叶:促黑激素

(一)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

种属差异大。静息状态,成年女性略高,脉冲分泌,睡眠时分泌增加。

与受体结合后,激活酪氨酸激酶。;;促蛋白质合成;2.机制;3.调节;(二)催乳素(prolactin,PRL)

1.作用:

⑴乳腺:;⑵性腺:

①女性:小剂量—促进雌、孕激素分泌

大剂量—抑制雌、孕激素分泌

高浓度PRL→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FSH、LH↓→抑制排卵。

∵哺乳促PRL分泌∴哺乳期不会怀孕。

②男性:在睾酮存在情况下,PRL能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加强LH促进睾酮的合成。;2.调节;通过cAMP途径,促肾上腺皮质生长、发育、合成、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三、神经垂体激素;(一)催产素(oxytocin,OXT)

1.作用:IP3/DG第二信使

(1)乳腺:收缩腺泡、导管肌上皮,维持??腺泌乳,不致萎缩。

(2)子宫:妊娠末,在雌激素允许作用下,对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

在男性,促进输精管收缩,精液运行。

2.调节:;(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

1.抗利尿:远曲小管/集合管V2受体,通过cAMP增加水通道数目,促水重吸收。

2.缩血管:发生在体液大量丧失情况下,与血管平滑肌V1a受体结合,通过IP3/DG模式收缩血管。

3.释放ACTH:下丘脑室旁核还有一些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其合成ADH经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与V1b受体结合,通过IP3/DG模式促ACTH释放。;第三节甲状腺;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泡内合成;1.腺泡摄碘

肠道吸收碘,以I-存于血液,约1/3被甲状腺摄入。

腺泡上皮细胞膜“碘泵”逆电化学梯度继发性主动转运。

根据摄取放射碘的能力检测甲状腺功能状态。

哇巴因抑“碘泵”,治疗甲亢。;2.I-活化

部位:腺泡上皮细胞与腺泡腔交界处的甲状腺球蛋白(TG,腺泡上皮细胞合成)上。;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二)体内代谢

1.贮存

T3、T4结合在TG上,贮存于腺泡腔内。

量大,可利用2-3月。故抗甲状腺药物较长时间才能奏效。

2.释放;3.运输

以结合血浆蛋白和游离状态式运输。T4:结合型为主(99%以上),T3:主要是游离型。结合型与游离型可以互相转换。

只有游离型才有生物活性。

正常成人血清中T4浓度51~142nmol/L,T3浓度1.2~3.4nmol/L。;二、作用:广泛、缓慢而持久。

(一)代谢(促代谢,产热多)

1.能量代谢

显著加速能量代谢,耗氧、产热量增加。

主要与Na+-K+-ATP酶活性↑有关,其次促脂肪酸氧化产生热能。;2.物质代谢

(1)蛋白质

生理剂量:促合成

大剂量:促分解(骨骼肌→肌缩无力,骨骼→骨质疏松、血钙增加)。;(2)脂肪

促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胰高血

文档评论(0)

130****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