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下学期

高一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4.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不好读。正因不好读,才需要“讲”。那么,既为小说,就原是写给一般人看的,为什么《红楼梦》就这么特别,惟独它不好读呢?

这问题提得好。《红楼梦》是有点儿特别,它有很多与众不同。

头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思想内涵,和传统的小说不太一样。从最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这“不太一样”,它才受到了二百多年来普天下人的注意,引起了他们莫大的阅读和探索的兴趣,愈钻研愈发现其广博精深。次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笔法艺术,独具特点特色,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它令人耳目一新,它的魅力能让你反复地一读再读,以至百读不厌,而且每读必有更新鲜的感觉和更丰富的收获,才明白过去根本没有读懂。有了这两大特别之处,已经比读别的小说难多了,不幸又加上了它的原来的整体给破坏了,现在是被别人硬按上了一个假“原本”的后半截——试想,这部书,内中竟有多达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伪托的,而且这一部分位居最后,是收煞全书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么一来,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文字,都是一个真伪搅在一起的混杂体。这样的一部书,说它与众各别,很不好读,大约不是耸人听闻的吧?

《红楼梦》的本名《石头记》告诉我们,它是一块石头的故事。书的开头有个序幕,内中叙的是这块石头的来历,它如何出现,如何下凡的一切经过。所以曹雪芹的原文说的本是“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就明白确切地向读者宣说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本旨。可是,伪全本却首先把这几句关键性的话改成了:“原来就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

读者务必细心留意体察识别那原文与改笔之间的重大差异。

曹雪芹十年辛苦,字字是血,本是托石头以写“炎凉世态”的。这四个字,无比重要,这是眼目,是精神。你可以想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是以“人情小说”来正式标目《红楼梦》的。“世态”“人情”,岂不就是我们的成语中所显示的一种“是一非二”的关系?用今天的常用语来说,就是曹雪芹写的本是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但是,伪续和篡改者程、高等人却说,不行,那不对头!应当是“引登彼岸”才算合乎他们的心意。

什么叫“引登彼岸”呢?它和“红尘”(人生现实世界)相对立,是指佛教思想中的“看破红尘”“空诸色相”“大觉彻悟”,最后成佛作祖,超凡入圣。所以你看百廿回《红楼梦》,给贾宝玉安排好了的,正是这么一条道路。那原本就是要“首尾呼应”的。

若照此而论,那么有人说一部《红楼梦》宣扬的是“色空观念”(世界万物,都非真实,一切皆是幻是空),就不为全错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批判这种对《红楼梦》的歪曲解释呢?其实问题原是在于先要审辨什么才是原著的主题本旨,端正最基本的认识,那才不至于混搅一气,否则结果只能愈搅愈乱,给这部本已难读的小说又加上了人为后起的“难读性”。

我读到一册研究专著,撰者梁归智先生说自己读《红楼梦》后四十回时觉得“不对味儿”。我愿在此提醒读者:你莫小看这个“不对味儿”。它虽然在一开始还只是一种印象或感觉,可是已然说明了他对文艺作品具有敏锐的鉴别赏析能力,而这种识力,正是我们需要好好培养的本领。特别是为了读懂曹雪芹的这部小说。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小讲·第二讲〈红楼梦〉不好读》)

材料二:

作者宋浩庆在文章中先列举了六条根据来反驳高鹗“续书”说,认为“曹雪芹大体上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然后对后四十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认定“高鹗无能续《红楼梦》后四十回之作”。他还在文章中还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受高鹗指染的有十三回,占后四十回的百分之三十三,其中高鹗的伪笼约占两万字。若后四十回总数以四十万字计,只占百分之五,即使再把高鹗所补的零碎笔墨加上,也超不过百分之六。”“仅就上述所言,也完全可以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百分之九十四五的笔墨属于曹雪芹的原著。”

由以上分析,作者得出如下结论:程伟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说的是实话;高鹗除了妄加兰桂齐芳、家道复初这些笔墨外,基本上也只作了“细加厘剔,截长补短”这类“略为修辑”的工作,删去高鹗的补笔,再略加修辑,就可以基本上恢复曹雪芹原稿的风貌。

《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一个有机体,这是《红楼梦探》的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