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技术—发药常规及发药交代.pptx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发药常规及发药交代.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药交代;药渣再加水超过药物表面1~2cm,煎煮10~20分钟,

过滤,用纱布将药渣拧干,药液与头煎药液合并。控制每

剂药液在300~400ml,遵医嘱分2~3次服用。

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要特别加以说明。如先煎、后

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若同时使用有小包装饮

片,则需提醒患者,小包装药品要按照处方上的用量,拆

开与大包药一起浸泡煎煮。;二、交代服药方法

(一)服药方法

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质强弱可采用以下服用方法:

1.分服对一般较轻的疾病或慢性病,每日1剂,分2~3次服。

2.顿服急症患者用药则不拘时间迅速煎服;危重患者常将1

剂两煎汤剂1次服下,甚至1日可服2~3剂,每隔4小时左右

服药1次,昼夜不停,以保持药力。

3.频服不拘时间和次数,少量多次服用,以减轻胃的负担。

;(二)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来说,病在

上焦者宜饭后服药,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药。

1.一般汤剂宜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用。

2.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立即服用,以减轻对胃肠的

刺激。

3.滋补类药宜早晚空腹服用,饭前1小时服药易于吸收。

4.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5.治疗疟疾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用,以达到截疟

的作用。

6.发散解表药宜饭后服用,以防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服用

发汗解表药后,还要注意避风保温,使全身微微发汗,切忌

大汗淋漓,引入外邪。

;7.驱虫药、攻下药、祛湿药宜早晨空腹时服。空腹服用,药

力集中,起效快。

8.慢性病服药必须定时服用,使其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

度。

9.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三)服药温度

汤剂的服药温度要视病情、药性的差异调整,使药物更

好地发挥疗效。“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

之”,以及“姜附寒饮”、“承气热服”等均指此而言。

;主要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1)温服一般汤剂宜在温而不凉时服用,特别是一些对

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可和

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2)热服解表药、寒证用药均宜热服,以助药力,

如??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

服,且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真热假寒证宜寒药热服。

(3)冷服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热证用寒药

亦可冷服;真寒假热宜热药冷服。此外,对易于恶心、呕

吐而不能冷服的病人,宜在服药前,先嚼一片生姜或橘皮,

以防止呕吐。;(四)服药量

1、成人服用量一般每次200~300ml,每日2次。

2、儿童服用量一般每次50~100ml,每日2次。1岁以内

为成人服药量的1/5;1~3岁为成人的1/4;4~7岁为成人的

1/3;8~10岁为成人的半量;11岁以上可用成人量。婴儿酌

减。

应注意的是,小儿服药宜浓缩汤液,以少量多次为好,

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呛咳;对病情危重者,应遵照医嘱服

药。;(五)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患者在服药或用药期间,对某些食物不宜同时进服,称

为服药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

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

服解表、透疹药时,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

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六)交待“药引”的选取和使用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指某些药物引导其他药物的药

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引子在治疗上虽只是个“配

角”,但作为中药的“向导”,作用不可低估,使用得当,

有时能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张处方中,是否需要

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药引有的可在药店配齐,有

的则需要病家自己准备,发药人员要向取药者交待清楚药引

的选取和使用方法。;1、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之效。如治疗风寒感冒、里寒呕吐时,常用生姜

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2、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

效。如治疗感受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

为引。

3、芦根具有清热、透疹、生津、止呕的作用。用于外感

风热及痘疹初起时,常用鲜芦根5~15g为引。;4.黄酒或白酒性辛温,有温通经络、发散风寒的功效。用

于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和跌打损

伤时,如活络丸、跌打丸、独活寄生丸、七厘散等都可以用

酒送服。黄酒常用量为25~30ml,白酒酌减。另外,阿胶、

龟板胶、紫河车等药物有腥臭味,用黄酒作药引子,有矫味

作用。

5.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火、解毒之效。中

医认为咸走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