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怎样的史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拿破仑为例莲王印少

2015年浙江省疑难问题研讨会《一代雄狮拿破仑》课件

第一组:一位意大利爱国者的懂得与欢乐、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杀》、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二组:沈炼之先生的《法国通史简编》、大卫的《拿破仑跨过阿尔卑斯山》、司汤达的评价、歌德、黑格尔、马克思、丘吉尔等的评价。

影响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一位意大利爱国者(1814年)明确的时空语境和价值体系

明确的时空语境和价值体系

明确的时空语境和价值体系“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总谱封面

拿破仑逝世至今,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学家和文学家频繁研究和评述的对象……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但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述拿破仑的历史功过呢?”我们认为对这样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采取脸谱化,简单化的办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决不能在诟骂和颂扬或者在肯定和否定两种看法之间作出简单的选择,而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拿破仑的出现向世界证明,经过多少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并且

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歌德:“从没见过的最富于创造力的人。”黑格尔:“马背上的世界灵魂。”马克思:“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丘吉尔:“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的阐释和评判,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解释历史和评价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历史评判是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也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转引自叶小兵教授的讲座课件

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是使学生接触不同的史料和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学家和他人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方式形成对历史的解释,并探讨他们的意图,评价各种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体系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帮助学生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通过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和评判,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学生能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评判,也是其历史学习自主性、创新性的一种表现。——转引自叶小兵教授的讲座课件

第一组:一位意大利爱国者的懂得与欢乐、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杀》、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二组:沈炼之先生的《法国通史简编》、大卫的《拿破仑跨过阿尔卑斯山》、司汤达的评价、歌德、黑格尔、马克思、丘吉尔等的评价。叙述者的历史解释和评判是有其时代和价值体系的。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推翻了督政府,宣布就任第一执政。16岁的司汤达听闻偶像这一消息,第二天启程赶到巴黎,在他的表兄达碌的帮助下于1800年参了军,此后一直在后勤部分任职。1800年6月2日,拿破仑军队开进意大利米兰,其中就有司汤达。“能在拿破仑麾下当兵是十分风光的。”此后十多年间,司汤达追随拿破仑四处征战,他也因之获得晋升。但胜利的代价越来越大,这让司汤达开始厌倦和反思战争。1812年远征俄国更是对他的致命一击。1813年司汤达作为少数幸存者中的一员活着返回巴黎,年轻时对拿破仑的狂热,便也逐渐冷却。

对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锋普鲁士军队,拿破仑也给以毁灭性打击。德国大诗人海涅后来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1.德国诗人海涅为什么会如此崇拜拿破仑?

18、19世纪期间,法国是最早自觉实行解放犹太人运动的国家。拿破仑上台后,政治上给犹太人以法国公民身份,在宗教方面也奉行宽容政策,“我拟竭尽全力使归还犹太人权利一事不致落空……犹太民族可以在法国找到一个耶路撒冷”。随着拿破仑大军的铁蹄,也带来了《拿破仑法典》,在海涅的故乡杜塞尔多夫,(1797年12月13日生于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这里是按照法国的方式在进行统治,奴隶制人身依附和徭役被废除了,法律被改革了,宗教信仰自由了。但拿破仑的灭亡以及神圣同盟的胜利,几乎导致犹太人原先取得的平等权利被全部收回。……反犹情绪在后拿破仑时期复活。——宋德发《19世纪欧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