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2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

(三模)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研究,良渚文化中的墓葬等级可具体划分为兼管军权神权的贵族、亦工亦军者、战士及赤贫者等六个阶层,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据此可推断,良渚文化()

A.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B.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D.体现了多元的文明格局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良渚文化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学者根据良渚文化中的墓葬推断出良渚文化中存在六个阶层,而且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说明阶层与阶层之间存在差异,由此可推断出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A项正确;根据良渚文化的墓葬只能推断该文化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无法说明其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排除B项;“森严的等级秩序”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仅根据良渚文化一处文明无法体现文明格局的多元,排除D项。故选A项。

2.战国时期的部分秦简中,户主名前均冠以“荆”,表明其为荆地遗民;秦统一后,六国遗民通过重新登记户籍,成为“新黔首户”,已然不见“故六国”的标记。这是因为秦朝()

A.推行严刑峻法 B.移民地位低下

C.强化国家认同 D.户籍体系成熟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户籍制度,秦朝成功实现“故六国”遗民身份向国家编民身份的转化。这一转变说明秦朝在大力强化国家认同,C项正确;严刑峻法只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A项;通过重新登记户籍并且不再标明原籍地,可见对所有民众都已一律平等看待,排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断定户籍体系是否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律疏议》中的杂犯死罪是指除十恶、故意杀人、反逆缘坐、监守内奸等死罪外,其余影响不太严重的死罪。在执行中,杂犯死罪可减等为流刑、徒行,并可赎免。这说明()

A.体现了唐律儒家化的特征 B.表明杂犯死罪仅具象征意义

C.彰显了唐刑律体系的严苛 D.突显了执法的畸轻畸重现象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影响不太严重的死罪可以减轻处罚或者赎免。而对于“十恶、故意杀人、反逆缘坐、监守内奸”等有悖儒家伦理的死罪是得不到赦免的,说明唐朝的法律与儒家伦理相结合,具有儒家化的特征,A项正确;“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彰显的是唐律的儒家化,而不是严苛,排除C项;材料说明执法的轻重与儒家伦理有关,因此并非畸轻畸重,排除D项。故选A项。

4.宋真宗在《崇释论》中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宋真宗这一认识在当时()

A.反映了中外宗教的频繁交流 B.有助于儒佛交融

C.侵蚀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推动了理学兴盛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宋真宗在《崇释论》中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认为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强调劝善禁恶,这种认识有助于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调和,促进儒佛交融,B项正确;题干更侧重于儒佛思想的内在关联而非中外宗教的交流,排除A项;宋代儒学通过理学的兴起进一步巩固了正统地位,排除C项;理学的兴盛有更复杂的思想和社会背景,不仅仅是儒家与佛教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5.明万历朝前期,官员“乞休”,即主动辞职间或有之,尚不成声势;万历朝中后期,朝臣“乞休”者渐多,辞气亦坚;迨至万历朝后期,“乞休”者不待旨允,“挂冠辄行”。上述现象()

A.源于内阁制引发的负面影响 B.表明晚明国家制度运转的缺失

C.反映了朝臣对君主制的不满 D.体现了晚明士大夫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明朝万历前期有的官员辞职,到后期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