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VIP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单选题

1.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A.中国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B.“公天下”变为“私天下”

C.尚未出现社会贫富的分化现象 D.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已建立

2.土地是古代雅典人财富的主要形式,所以梭伦改革衡量财富的标准是根据人们从土地上所得的谷物、油、酒等收入;且农民也是城市居民,从公元前403--公元前402年,雅典四分之三的公民是农民。据此可以推知(????)

A.农业是古代雅典城邦发展的基础 B.古代雅典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雅典城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 D.梭伦改革增强了城邦的经济功能

3.据考证分析,100万年前全球人口仅有1万~2万;距今10万年时,只有2万~3万,千年人口增长率不足1%。新石器时代,世界人口虽增长极其缓慢,但出现了有意义的增长状态。世界人口出现“有意义的增长状态”主要是因为(???)

A.原始农业产生 B.铁制工具普及 C.私有财产出现 D.人类居所稳定

4.据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中发现了10枚稻壳印痕,1000多粒炭化稻米和水稻叶硅酸体以及水稻颖壳双峰乳突碎片。同时,清理出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窑9座、墓葬349座、瓮棺32座以及笛形骨管乐器、刻符龟甲片、大量的磨制工具等。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农业发展促进了生活方式变化 B.原始农业呈现地域性与过渡性

C.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D.物种单一限制了文明发展程度

5.位于陕西临潼的姜寨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纹饰十分新颖别致,其中不少与鱼有关的彩陶图案,甚至族徽采用人面鱼纹。据此判断,姜寨人(???)

A.手工业体系较完整 B.渔猎经济占据重要地位

C.妇女居于主导地位 D.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6.《尚书·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而《吕氏春秋》则称:“昆吾作陶”。这些记载表明,远古时代我国(???)

A.原始人群的兴盛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发展 D.氏族公社的解体

7.据记载:“汉代(广西)合浦的桑蚕半稼,其织半耕……一亩之桑,获丝三十八斤”,“交趾、蕃夷皆来市焉,虽赋重困穷,民未至庐室空,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这表明,汉代合浦地区(???)

A.农耕发展自然条件优越 B.朝贡贸易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C.外贸发展影响经济结构 D.赋税收入仰赖海上丝路贸易

8.公元前5千纪上半期,埃及出现了农业聚落,逐渐采用农耕生产方式。之后,上埃及社会快速发展,阶级分化急速推进,进而很快建立起国家。据此可得出的结论为(???)

A.古埃及人率先掌握农耕方式 B.地理环境差异影响生产关系

C.农业发展是国家创建的条件 D.农业进步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9.远古人类以渔猎、采集为生。相传神农氏教民制耒耕等农器,还发明了用烧山经营农作的方式,进行刀耕火种,故又被称“烈山氏”。亦有传说称,因为他用火兴邦安民,所以又被称“炎帝”。这些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A.尊黄帝炎帝为华夏始祖 B.旧石器时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C.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从采集渔猎向原始农业的演进

10.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 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11.有传统观点认为“中国水稻是由南亚传来的”。1979年考古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出土了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驳斥了这一观点,并丰富了对世界稻作农业历史的研究。这说明(???)

A.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B.黄河中上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

C.中国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D.考古发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12.河南辉县很早就利用百泉水灌溉稻田,该地所产之稻“明而白洁,异于它稻。魏、齐以来,常以荐御”。北宋开封附近汴河两岸成为水稻的集中产区,元代曾在此地设立稻田提举司,专司种稻之事。据此可知,古代河南地区(????)

A.所产水稻专供皇室 B.粮食生产受到朝廷的关注

C.灌溉工具有所改进 D.以自然经济为重要的形态

13.世界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050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级成单层的泥砖房。材料意在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