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网民心理引导网络舆论——读《心理学视野中网络舆论引导研究》.pdfVIP

窥探网民心理引导网络舆论——读《心理学视野中网络舆论引导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窥探网民心理引导网络舆论——读《心理学视野中的网络舆

论引导研究》-新闻学

窥探网民心理引导网络舆论——读《心理学视野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刘霁

【摘要】网络舆论,归根结底是网民的一种情绪上的理性表达或是非理性

宣泄。从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可谓是对其本源

式的探索。《心理学视野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作为学术著作,曹茹教授采用

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系统研究了网民心

理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引导网络舆论的心理策略。

关键词社会心理网民心理网络舆论舆论引导

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13年9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04亿,互联网

普及率达到4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如门户网站、论

坛、微博等以信息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新的舆论

场。基于此,该舆论场已经成为影响民众认知与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所以,研

究网络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业界与学界的一个共识。网络舆论,

归根结底是网民的一种情绪上的理性表达或是非理性宣泄。从心理学尤其是社会

心理学的视野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可谓是对其本源式的探索。回顾以往的相关

研究,从政治、法律等层面上探讨的较多,心理学只作为其中的辅助部分被简单

地阐释,专门从心理学视域研究的著作并不多见,且不成系统。仅从政治、法律

层面研究,过于宏观,不易把握问题的实质。心理学作为一切精神学科的基础,

与很多学科都能建立起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既可以做宏

观研究也可以做微观研究,而这恰恰是现今有关网络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河北

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曹茹的新著《心理学视野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在该著作中,曹茹教授以问卷调查、个案研

究、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网民的基本心理与行为进行描述归纳,并基于此系统地阐

释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网络舆论偏差成因、群体及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

的重要影响等。通过上述系统地研究,最终得出引导网络舆论的心理策略。

该书虽分八个章节,但可以归纳成四大版块:(1)第一章系统阐释了心理学

与舆论的内在联系,为以下研究提供了原始的理论依据。(2)第二章通过调查网

民的网上行为,探究出行为折射出的心理态势,为后文的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

制提供了心理学上的参照。(3)第三至六章基于第一二章的理论成果,通过对个

案与文献分析,对网络舆论与网络心理进行了系统性研究。(4)第七章至第八章

尤其是第七章,是该著作最重要的一章,是核心或是最终成果,专门探讨了基于

网民心理的网络舆论引导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与舆论:钱币的两面,共生共存,互为因果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内隐的心理历程以及外显的行为表现的学科,有人的地方

也就有心理学。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舆论,舆论是一致意见的集中表达,而表达

则是由某种社会心理使然,因此,舆论可以看成是社会心理互动的产物。避开心

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来研究舆论,实则失之本源。曹茹教授在第一章绪论中系

统地阐释了心理学与舆论的关系。她将社会心理与舆论比作钱币的两面,它们共

生共存,又互为因果。并通过对传播学中几大经典理论进行梳理,来论证此观点。

无论是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观点还是麦克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论”,

还是诺尔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社会心理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得以发现或是被

当做母体做进一步研究,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证实了作者的推断:社会心理和舆

论是钱币的两面。如果说上述论证是回归经典的视野,那么接下来,作者通过对

网络舆论特点和网民心理梳理归纳,进一步论证了此观点。作者另辟蹊径,从网

络舆论的基本结构的视角切入,归纳出网络舆论的一下特点:网络舆论本体(网

民对公共事务的意见):有缺陷的公共领域与有偏向的民意表达;网络舆论客体

(引发、承载舆论本体的公共事务):附着多种因素的可视性;网络舆论过程:

非理性过程与理性趋向。公共领域、可视性、非理性、理性等这些元素无不是社

会心理学的学术词语,这种归纳可以说是作者站在社会心理的高度得出的结果,

为学术界研究网络舆论特点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作者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

理,归纳出网民心理的三种类型:(1)网民一般心理;(2)网民的群体心理;(3)

特定网络环境中的网民心理。在归纳的过程中,作者对以往的观点进行了梳理,

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无论是通过回归经典理论还是通过

文档评论(0)

180****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