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殿试评卷制度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殿试评卷制度探析*

宋代殿试评卷制度包括阅卷考校、评定等级和皇帝裁定名次三个部分。宋代

殿试阅卷采用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宋初仅有一次考校,宋真宗时期开始实行二级

考校,并由二级考校发展为三级考校,宋仁宗时期创立了别立等第法;评定等级

在宋初变化不定,至宋真宗朝逐渐成型,进士分为五等,诸科分为三等,宋仁宗

以后基本上继承和完善了这一制度;皇帝裁定名次主要集中于状元和前数名进

士,裁定标准往往出自己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总之,宋代殿试评卷制度草创

于宋太祖、太宗朝,成型于宋真宗朝,并在宋仁宗以后不断发展和完善。

标签:宋代;殿试;评卷制度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唐,发展、完善于宋代。欧阳修曾对宋代科举制度大加赞

赏:“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

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①宋代科举制度之所以公平公正,并吸引了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其中,与其完

善的考试评卷制度密不可分。宋代统治者非常注重殿试评卷工作,创立和完善了

一系列的殿试评卷制度。学术界对宋代殿试制度已有较多研究成果②,但对宋代

殿试评卷的三級考校定等、评定等级制度的发展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尚欠深入。本

文拟对宋代阅卷考校、评定等级和皇帝裁定名次等殿试评卷问题作一考察,希冀

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有所补益。

一、殿试阅卷制度的发展演变

宋代殿试阅卷采用三级考校定等制度,总体过程分初考、覆考、详定三级程

序,其形成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宋初,殿试阅卷并无初考、覆考之别,往往一次性阅卷考校。如开宝六年(973)

殿试,宋太祖“召殿中侍御史李莹、右司员外郎侯陟、国子监丞郝益为考官”,对

新及第进士和下第者进行考校。③淳化三年(992),宋太宗“御崇政殿试礼部奏

名进士”,“命三司使、翰林学士、丞郎、两省给舍已上、三馆职事官等糊名考校”。

宋真宗朝逐渐形成了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咸平三年(1000),殿试阅卷开始

分初考、覆考两次考校。宋真宗“始命德裕等考讫,次命白等覆之”⑤。在殿之西

阁的安德裕等考官进行初考,在殿之东阁的宋白等考官进行覆考,第一次有了初

考与覆考之别。大中祥符初年,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初见端倪。大中祥符元年

(1008),宋真宗“命翰林学士李宗谔等八人为考官,直史馆张复等八人为覆考官,

侍御史周师望等二人糊名,给事中张秉、知制诰周起详定等第”⑥。殿试阅卷开

始出现考官“详定等第”。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亲御殿试,“取考官、覆考官所

定试卷参较等第,有不同者,命再考之。考讫,又付右仆射张齐贤等详审,仍以

高第十卷付宰相重定”⑦。宋真宗把初考官和覆考官考校后的试卷“参较等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元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

职能变迁研究”(13AZS011);河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宋代科举考

官制度研究”(Y1424012)。

有不同者,命再考之”,基本上和大中祥符元年殿试考校“详定等第”相同,

但此处又多了宰相进一步“详审”和“重定”的环节。由此可见,宋真宗大中祥符初

年,不仅有初考、覆考之别,而且有考官负责“详定等第”,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已

经开始形成,但此时初考官还被称为“考官”,“详定等第”的考官还没有正式名称。

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颁布新制定的《亲试进士条制》,标志着三级考校定等制

度最终形成。史载:

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弥封

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复弥封送覆考官,再定等。编排

官阅其同异,未同者再考之;如复不同,即以相附近者为定。始取乡贯状字号合

之,乃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遂临轩唱第。⑧

该殿试条制,完整地记录了殿试阅卷的过程。第一,在初考官考校前需要编

排官封弥试卷,隐去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并对试卷编号,然后交给封弥官誊

写校勘,这样初考官考校试卷既不能看到考生的姓名等信息,也不能通过考生的

笔迹作弊;第二,在初考官考校定等后,再次对试卷进行封弥,然后交给覆考官

进行第二次考校定等;第三,编排官审定初考和覆考的考校结果,其考校结果不

同的再进行考校,如果第三次考校后依旧不同,编排官“即以相附近者为定”。三

级考校定等程序完成后,取考生信息与试卷编号堪合,将考校结果上报皇帝。

自大中祥符四年制定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