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docx

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春期期中七年级

历史巩固与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中①处所代表的政权是()

A.隋朝 B.秦朝 C.西晋 D.宋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贵族李渊率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所以①处是隋朝,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点睛】

2.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开创了“开元盛世”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正确;创立科举制、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隋炀帝的贡献,排除AB;开创了“开元盛世”与唐玄宗有关,排除C。故选D。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盛世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文景之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出现了像魏征这样著名的谏臣,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感慨自己痛失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由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项正确;经上述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的虚心纳谏,而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唐玄宗,光武中兴的开创者是光武帝刘秀,文景之治出现于西汉文帝、景帝期间,均与唐太宗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4.下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割据的结果 D.衰落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可知,材料体现了唐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实施了正确的统治政策,使唐朝出现了盛世景象,A项正确;就材料而言,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材料没有涉及藩镇割据,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但材料没有涉及唐朝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A项。

5.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②是曲辕犁,③是筒车,D项正确;①是北宋的秧马,④是汉代耧车,①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6.下图、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思想开放程度

D.手工制作水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珍品,所以图片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手工制作水平,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苏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唐朝诗人中,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B项正确;李白是诗仙,李清照是词中之凤,苏轼是诗神,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8.这一战乱持续了八年,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唐朝从此走向衰落。《旧唐书》曾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一战乱指的是()

A.黄巾起义 B.陈桥驿兵变 C.安史之乱 D.大泽乡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m16403964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