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防疫管理.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基坑施工防疫管理

目录

TOC\h\z\u10.1防疫重点 1

10.2人员到达前管理 1

10.2.1新进人员到项目管理 1

10.2.2严格值班制度 4

10.3项目防疫管理 4

10.3.1突发情况隔离检查制度 4

10.3.2人员健康登记 4

10.3.3加强卫生防疫宣传 5

10.3.4防控物资分发到位 5

10.3.5做到“两严两禁两减少” 6

10.3.6食堂管理制度 7

10.3.7防治责任到人 7

10.3.8建立疫情层层报告制度 8

10.3.9访客管理,设置检查卡口 8

10.3.10封闭式管理,落实“五个一律”要求 9

10.3.11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机制 9

10.3.12现场人员注意事项 9

10.3.1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9

10.3.14检查不留死角,加大工作力度 10

10.3.15做好三项教育 10

10.4应急措施 10

10.4.1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 10

10.4.2对可疑病例的处理 10

10.4.3对传染病人的处理 10

10.4.4项目疫情防控定点医疗机构 11

10.1防疫重点

1加强防疫物资资源储备。

2明确项目防疫管控重点。要做好“三坚持、三控制、一避免”:

1)坚持封闭管理;

2)坚持消毒测温;

3)坚持佩戴口罩;

4)控制宿舍分区;

5)控制用餐环境;

6)控制作业人流;

7)避免安全风险;

3是强化安全应急反应能力。

4做好反馈报告机制。

10.2人员到达前管理

10.2.1新进人员到项目管理

1一个不得

建筑劳务工人未提前通知不得到达项目。

2企业职工排查到位

1)建立到人员登记制度,对到岗人员登记到人,详细记录职工身体状况、假期外出情况、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情况等信息。

2)对所有来自中风险地区的员工和务工人员要重点跟踪,联系到人。对提前到达人员,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并出具健康码及行程码“绿码”,由专人负责跟踪观察情况,并及时报告。

3建筑工人进场台账

对来自其他地区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应制订项目用工计划,建立工人进场台账。劳务实名制管理台账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培训信息、技能水平、行为记录等,以及工人出发地等信息。

4务工人员报备制度

务工人员到达前,提前上报,未经报备的一律不得进场,人员进场需按计划、有组织地分批进场。

5设置疫情隐患排查机制

工人进场施工前五天,提前做好与分包负责人沟通工作,要求所有到场工人做到佩戴口罩等基本防护。同时,掌握工人出发地、乘坐交通工具、身体状况等信息,从源头杜绝或暂缓来自疫区或与感染者接触过的劳务工人进入施工现场。

6务工人员进场管理

1)办公区管理

办公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于外来人员及访客,必须在保安处进行登记并按照要求测量体温,签署防疫承诺书。外来人员及访客在保安处领取一次性医用口罩,在访问过程中,全称佩戴口罩。

2)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共有4个大门,每个大门设置防疫登记点,对临时进场人员及车辆进行体温测量,并签署防疫承诺书,持有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及行程码为绿色的人员可进入施工现场。

3)工人生活区管理

工人入住生活区前,必须从生活区南大门进入。工人到场施工前5天,由分包单位提供工人出发地等信息台账,来自中风险地区的需经核酸检测,并持有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及行程码绿码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7口罩的选用与使用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摘掉口罩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

(2)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时),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

(3)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4)不要直接放到包内、兜内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

(5)在摘口罩的时候,直接摘下系带就行,

文档评论(0)

thanking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