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50JCG-化工原理教案-6-吸收-.pdf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吸收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的内容

(1)溶解度、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及相互间的关系、气液相平衡及其应用;

(2)分子扩散、菲克定律及其在等分子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的应用;

(3)双膜理论,汽、液相总传质系数;

(4)吸收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及图示方法;

(5)最小液气比及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6)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平

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

(7)吸收塔的计算(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2、熟悉的内容

(1)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法及其相互间的换算;

(2)各种形式的传质速率方程、传质系数和传质推动力的对应关系;

(3)吸收机理模型,对流传质概念,过程方向判断与过程推动力;

(4)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

(5)吸收剂的选择;

(6)吸收塔的操作型分析;

(7)填料塔结构及其特点。

3、了解的内容

(1)吸收与传质,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吸收与解吸;

(2)分子扩散传质速率,分子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3)低浓度气体吸收和解吸的特点;

(4)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

本章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概念、相平衡原理及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

教学重点:气体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双膜模型、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教学思路:过程分析——过程描述——过程及设备的计算。

学时安排:10

本章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表示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为亨利定律,亨利定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

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表示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为吸收速率方程,吸收速率方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

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学习分子传质,不要机械地记忆各过程的求解结果,应注意把握求解的思路和应

用背景。

(4)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注意体会讲述传质机理

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6.1概述

本节教学目的:主要讲授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吸收塔流程、吸收剂的选择。

本节教学重点:吸收流程、吸收剂的选择

本节教学难点:无

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用途很广泛,如:

(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氨;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CO;

2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用水吸收NO以制备HNO等。

23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总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某种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的,

那么吸收是依据组分的什么性质而使混合物分离的呢?

6.1.1吸收的依据

当使混合气体与适当液体接触时,气体中的一个组分或几个组分便溶解在液体中,不

能溶解的组分仍然保留在气相中,于是混合气体得以分离,由此可以看出:

吸收的依据: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分离。

分析吸收过程可以看出,并不是将气体混合物分离成单一的组分,而是把一气相混合

物转变成一液相混合物,而液相混合物较易分离,所以吸收过程的实质就在于把一个难分

离的混合物转换成容易分离的混合物,因此说吸收不是分离手段,而是转换手段,吸收过

程是一个中间转换器,若要取得单一的气相组分,必须将该组分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解吸,吸收分离气相混合物的成败,优劣取决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即解吸。由此可

知,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重要。它既能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具有选择性,又能使溶解的组分

较容易分离,故一个完整的吸收分离一般包括吸收和解吸两个组成部分。

6.1.2吸收的

文档评论(0)

181****4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