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高中物理衔接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初步熟悉物理与社会进展、个人进展关系;

了解高中物理及高考概貌,了解初高中学习脱节点,明确衔接与学法要领;着眼高中三年乃至一生进展,激发科学情感意志,启发理想信念。

讲课内容:

一、物理学研究什么?有什么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及运动规律的学科。物质运动形成由简单到复杂别离为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运动。

物理包括力学、电学、热学 、光学、原子物理学五大组成部份。高中力电两大块必考,后三块任选一。学好力学是关键。

物理与其他学科关联

物理与人类社会进步——物理化学支撑的信息时期和生物世纪;

物理与个人进展——新一轮高考改革超80%名牌大学要求选考物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干什么工作,物理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将受益终身。

二、高中课程与高考

课程

必修1力学必修2力学选修3-1电学选修3-2电学选修3-3热学

选修3-4波与光学选修3-5力与原子

高考

必考

占95分

“3选1”

选考

占15分

安排

高一上期中上完必修1后分科,其后到高二下结束新课,期末前进入复习,即2年新课,1年复习。

考试总分

考试总分

110分

初高中物理课程中,数学知识脱节点:

矢量与标量;误差与有效数字;三角函数与解斜三角形;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与截距;

二次函数(图象最值极点,斜率转变等);解析几何曲线斜率与转变率,极限与微分思想。

三、高中物理难学吗?

具体到抽象——概念重深切明白得,“记”不管用;简单到复杂——规律应用分析难。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穿,不点也穿;定性到定量,标量到矢量,公式加图象,数学不适应,而且跟不上;课堂容量加大,进度较快,需要自律自省自学。

四、高中物理怎么学?

(一)良好的学习适应(态度):

锲而不舍的课前预习适应;

咬文嚼字,注重明白得的阅读适应;

认真听讲,做笔记的适应;

独立作业,做题“三多”的适应;

踊跃参与讨论的适应;

勤观看,联系实际试探问题的适应。

(二)优化学习方式

着力“三基”,弄清概念规律方式

大体概念,大体规律,大体方式;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概念——为何引入,如何概念,物理意义,本质内涵,适用外延,相关相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物理量遵循的运算规那么等;规律——适用条件和范围,解决什么问题,利用注意事项等。

强化训练,把讲义渗透的科学思想方式转化为解题的技术技术

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与类比法,等效法与对称法,极限法与特值法,极值法与临界法,图解法与图像法,微元法与求积法等思维技术。

小题大做,大题选做,真题多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错题重做,多题一做;天天多做一道题,三年积存见功底

提早补习数学,为跨越障碍提供支持

矢量与标量,误差与有效数字,三角函数,函数及其图象,截距和斜率,极限思想。

质疑意识,批判精神,探讨学习,实践至上;科学精神的核心在创新

例题

某圆台体积为V,大小底面积别离为S、S2,高为h。将如此的两个1台体相对倒扣紧密粘接,放在水容器中,与容器底部紧密吻合(无

某圆台体积为V,大小底面积别离为S、S2,高为h。将如此的两个

1

台体相对倒扣紧密粘接,放在水容器中,与容器底部紧密吻合(无

水渗入连接界面),水面略低于圆体的上表面。已知水密度为ρ,质量1kg的物体在地面的重力为gN。求:两个台体受到的总浮力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高举不动,“举力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高举不动,“举力”是不是做功?假设不做功,举重人消耗大量体能,这些能量“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违抗能量守恒关系?

化,是因为台阶对人脚鞋底支持力N做了功?

通电的滑动变阻器和螺线管的磁效应有何不同?

第2课时

数学知识的预备 直角三角函数

一、知识点回忆

∠A的正弦:sinA=,∠A

∠A的正弦:sinA=

,

∠A的余弦:cosA=

∠A的正切:tanA=

,

,

∠A的余切:cotA=2、填表

2)、锐角间的关系:∠

+∠

=

90°

3)、边角间的关系:sinA

=

sinB=

cosA

=

cosB=

tanA

=

tanB=

cotA= ;cotB=

二、巩固练习

、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一、在△ABC中,?C?900,AC?5,AB?13,那么cosB的值为

二、在Rt⊿ABC中,∠C=90°,BC=10,AC=4,那么cosB???,tanA???;3、Rt△ABC中,假设?C?900,AC?4,BC?2,那么tanB?

4、在△ABC中,∠C=90°,a?2,b?1,那么cosA?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