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卷 (1).docx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卷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押题卷(1)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黑龙江省的亚布力遗址距今约5000年,出土有磨制石铲,以及对谷物进行去壳与粉碎加工的石磨棒和磨盘等生产工具。据此推断,当时该地区

A.产生早期国家B.进入文明社会

C.生产工具完备D.出现农业生产

2.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当时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商朝

A.已有文字考证历史B.历史记载比较缺乏

C.是中华文明的源头D.出现中国最早文字

3.如题3表是孔子部分学生的有关记载。表格内容体现了孔子

人物

出身

相关记载

孟懿子

贵族

曾向孔子请教孝的标准,孔子答曰“无违”,即不违背天理、礼制

端木赐

商人

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冉雍

贫寒

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

A.教育成果丰硕B.主张因材施教

C.反对等级礼制D.践行有教无类

4.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这一举措

A.为创立科举奠定基础B.适应了大一统的发展

C.延续了百家争鸣局面D.推动了国家经济繁荣

5.某史书记载:“(曹)公……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该史料记录的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6.隋炀帝治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他三伐高丽,劳民伤财,天下骚动,国家出现“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景象。唐太宗登基后,吸取了这些教训,实行

A.虚心纳谏,加强刑罚B.轻徭薄赋,鼓励农耕

C.完善科举,选拔人才D.整顿吏治,完善法律

7.如题7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部分),碑文记载了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的教义、礼仪,以及在唐朝传教的史实。该碑佐证了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

B.普遍信奉景教

C.文化艺术丰富

D.中外交流频繁

8.南宋时期,南方大量种植小麦,“稻麦共存”“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是对当时南方的真实写照。这一景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B.饮食习惯改变

C.民族出现交融D.生产技术发展

9.唐代科举命题较为随意;北宋科举对命题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金代科举也规定“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元代科举只考古赋。这说明,科举制度

A.重视实用人才选拔B.随统治需要而调整

C.以德才兼备为标准D.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10.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朱元璋规定:内臣(宦官)需要凭印有“内官内使凭此出门”的铜符方可出皇城。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削弱了丞相权力

C.强化了皇权专制D.加强了思想控制

11.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