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docx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2024年信阳市浉河区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24年是农历龙年。下面是汉字“龙”演变的部分历程,据此可知(???)

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

2.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变化得益于(???)

A.分封制的实施 B.郡县制的实施 C.世袭制的延续 D.科举制的推行

3.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连接,是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

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开通此运河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宋太祖

4.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格、铁器小件。这说明(???)

A.考古发现可证实文献记载正确性 B.《史记》记载都是可信的

C.考古发现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 D.文献可单独作为历史证据

5.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评选人类上千年来最伟大人物时,他(如图)名列榜首,两家主流媒体分别推举他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是因为他(???)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借道宋境,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D.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6.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A.雕版印刷术推广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

7.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据此可知,与世情小说勃兴密切相关的是()

A.生产力水平高 B.皇权的高度集中 C.民族关系融洽 D.工商业市镇繁荣

8.爱国义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那么,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曾经传到日本、朝鲜、法、英、德、俄、美等许多国家。有人说,它如果在工业革命前传到英国,可能会拿到多项专利。它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0.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对右图商路⑤解读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航路

B.8世纪,造纸术由阿拉伯人经此路传入欧洲

C.唐中期后,此商路完全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意味着此商路到达了交通的顶峰

11.虽然它只运作了一百多天,但它在思想观念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面启蒙的窗子,使“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持续发展,引起了思想革命和社会解放的趋向。材料反映的是(???)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D.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12.20世纪初创作的《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中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这体现了近代社会(???)

A.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B.崇洋逐新,舍弃传统

C.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D.思想解放,习俗变迁

13.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14.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16万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