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等四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诗作,探究诗人表达的情感以及形成原因。

2.学生能通过诵读,借助声音,传达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加读诗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借助锁定关键词、知人论世等方法,准确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诗诗互译”,尽可能合理地表达原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想

“古诗词诵读”板块是教材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单元。因此,分析其在教材中的定位,是决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前提。从教材中诗歌下的相关赏析与指导文字,可以看出,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比如:

1.诵读这首诗,仔细品味它是如何托物寓意,表现心怀的。(《拟行路难·其四》)

2.诵读这首诗,要仔细体味它是如何通过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的。(《客至》)

3.诵读时可以细细体会其脉络和情感。(《登快阁》)

4.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临安春雨初霁》)

但是,学生需要一步步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①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教材的资源(诗歌、赏析文字),基于诗歌的关键字词,初步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②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为何会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孟子说:“颂其诗,读起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可见,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究诗人情感产生原因。③学生由初读、再读,不断深入地诵读,更好地传达诗歌表达的情感。④诗诗互译,深入体验。

其实,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诵读”板块,究竟该如何处理?可能存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自由式。教师不加过多介入,只是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这样和教材之外的古诗词没有多少区别。其作为教材中的一个板块在教材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2.教读式。教师处理这些诗词,完全等同于其他单元的古诗词。没有体现这个板块的特点。

3.活动式。教师将这些古诗词作为诵读的材料,举行班级或年级的古诗词诵读活动。这样,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但是对诗词本身并没有入脑入心,只是了解了一些朗诵技巧。总之,技巧大于内容。

其实,处理这个板块还是要有教材意识,基本遵从教材的意图。我主要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系列学习活动。比如,为本板块拟定副标题,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四首诗的情感,并将其反应在副标题上。指导学生基于知人论世的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尤其是诗人生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际,从而更好地把握诗作情感。再如,将古诗译为现代诗,旨在打通“输入”与“输出”,以写促读,在句式选用上,在斟酌韵脚上,学生细细地揣摩诗人抒发的情感,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教学环节

活动一初读诗句,了解情感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借助关键词了解诗作表达的情感。阅读教材中的赏析文字以及教学提示,初步了解学习该板块的学习路径。

1.用一个字分别概括每首诗的主要情感(尽可能用诗歌原字)

闲适?示例:

闲适?

拟行路难·其四——愁

闲愁?闲客至——喜

闲愁?

无聊?登快阁——快

无聊?

临安春雨初霁——闲

2.请为“古诗词诵读”板块拟定一个副标题。

示例:——人生多少“乐”与“愁”

活动二知人论世,探究情感

学生自主借助互联网,分小组查阅诗人的时代背景,以及该诗的写作缘由。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独特情感。比如,《临安春雨初霁》的写作背景如下:

陆游写这首诗时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此前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了解了这个背景,学生就会更好地体会诗人当时的郁闷与惆怅。即使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明快的诗句所表达的依然是诗人内心得愁闷与无聊。否则,单看此两句,就是一幅优美的春景图。

活动三深入诵读,体味情感

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进行“代入式”诵读,充分想像诗人创作情境,争取与诗人发生共鸣。这相比初读,显然深入了一步,情感体验也更进了一层。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单读、对读、小组读,等等。

活动四诗诗互译,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写促读”的方式深入领会诗作表达的情感,在“输入”与“输出”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诗歌的情感认识会更深入,更准确,更到位。学生任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