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研习历史文物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评判史事能力的体现。下图有助于我们研究的历史时期是

元谋人齿化石

A.旧石器时期 B.新石器时期

C.部落联盟时期 D.夏商周时期

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下列遗址最能体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折的是

A.姜寨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殷墟遗址

D.秦兵马俑坑

5.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夏朝开始于

A.公元前20世纪初期 B.公元前20世纪末期

C.公元前21世纪初期 D.公元前21世纪末期

6.中国邮政曾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如图)。该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

A.河南 B.河北 C.山西 D.陕西

7.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度

D.礼乐制

8.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

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

C.导致了西周的分裂

D.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

9.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国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

A.商周牧野之战 B.西周分封世袭 C.春秋礼崩乐坏 D.战国军功授爵

10.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这

A.推动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B.有利于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C.有利于程朱理学的发展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

11.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小国寡民

C.朴素的辩证法

D.崇尚自然

1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14.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

A.思想文化

B.社会政治

C.民族关系

D.生活方式

15.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A.君主开明 B.政治统一 C.思想繁荣 D.社会转型

16.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17.下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其中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18.“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并最终将“伟大”的秦朝变成了“历史”,最后率兵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9.汉末“以鬼道教百姓,賨人(蛮族)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匈奴人刘渊以汉朝宗室自居,又“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这反映了()

A.少数民族大力推崇汉族文化

B.先进文化在民族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C.汉族对少数民族吸引力强大

D.民族融合对少数族的文化提升

20.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1.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