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Chilaiditi征病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典型图像.doc

临床Chilaiditi征病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典型图像.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Chilaiditi征病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典型图像

Chilaiditi征是指结肠(多为肝曲)由肝前间隙或肝后间隙进入肝与膈之间。在引起腹部或胸部症状时(右季肋部隐痛、腹胀甚至消化道梗阻)称为Chilaiditi综合征(Chilaiditisyndrome),或间位结肠综合征或游走肝综合征。

1910年由希腊放射学家DemetriusChilaiditi首次在报道。

发表机制:其原因并非结肠本身,肝下垂和结肠位置异常是形成本病的基础。

肝的韧带过长、薄弱、缺无等发育异常使肝下移,肝膈间隙增宽,以致结肠嵌入其间,形成此病;膈肌的先天薄弱或膈肌麻痹为本病的促发因素;此外在部分肝硬化患者中因肝右叶萎缩明显,肝膈间隙增大也可见此症。国外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为0.02%?0.2%。

临床表现:平时常无症状,部分可表现为上腹不适,轻度腹胀,以餐后右上腹最明显。当嵌入的结肠发生梗阻时,常感到上腹突发胀痛难忍,并有憋气感及后背放射痛;经数小时至数日症状消失,而且大多于活动后突然消失疾病人群分布。

中老年患者,尤其50?6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若非恶性肿瘤所致,预后良好治疗。

对部分症状较重,并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尤其在儿童时期症状严重,影响食欲,妨碍生长发育者,可考虑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固定肝和结肠,预后较好。症状轻者可不必治疗,经卧床休息,避免在食管中产气等,则大部分可自行缓解。

影像表现:右膈下袋状气体密度影及环状黏膜皱襞影,随体位改变其位置无变化。若X线平片诊断有疑问,CT可确诊。

鉴别诊断:需与消化道穿孔致膈下游离气体相鉴别;前者膈下气体透光区有一光滑边界(肠管壁),可见结肠皱襞,相对应肝表面有局部弧形压迹,改变体位图象改变不大,临床上无急性腹膜炎体征。

后者为膈下半月形透光影,肝表面无压迹,体位变动可使膈下透光区改变,临床上多有急性弥漫腹膜炎体征。

典型图像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