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pdf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

人文主题素材

〔主题解读〕

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

方寻求答案的过程。科学的进步需要前瞻意识。需要突破旧观念,寻求

创新,面向“无人区”的钻研,不是对现有技术的固守,而是一种展

望未来的觉悟。这种意识和态度不仅仅适用于国家科技发展,还适用于

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在纵观世界要国家

的创新发展实践以及国内外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命题。

〔课内素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

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

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

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

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

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

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

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

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天下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古往今来,真正的仁人志士往往逆流而上,攻坚克难。生命虽然有限,

1/15

但屠呦呦却能勇于探索,于有限中求无穷和不朽。

《中国建筑的特征》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城

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

待它,它会生病的。”这些话,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的。提

到梁思成,世人多是想起他与林徽因的纠葛爱情,以及身为梁启超之子

的独特身份,却把他的建筑成就放在最后。可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

若不是他拖着一双跛足,和林徽因深入人迹罕至之地寻找并记录古代建

筑,那些文明的瑰宝或许就会在硝烟中消逝。在国际上公认“中

国没有建筑史”的时候,是他用流亡四川时艰难编写成的扛鼎之作

《图像中国建筑史》驳斥了那些专家言论。

梁思成是一个勇于开拓的人:在求学期间,他开拓学业和兴趣爱好

的天地,音乐、美术、外语、运动等都是他的特长;在建筑领域,他是

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的开创者、第一部建筑史的编著者……勇于开

拓,成就了梁思成的辉煌人生。

《说“木叶”》

青年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

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

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

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

“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姑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