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最新版.ppt

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最新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纤维化药物、抗感染和其他对症支持药物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概念:急性百草枯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接触百草枯后出现的以急性肺损伤为主,伴有肝、肾等多器官损伤的中毒性疾病,经口服中毒的患者病死率高,严重时可达50%~70%,多死于呼吸衰竭百草枯的致死摄入剂量约为20~40mg/kg,相当于5~15mL20%百草枯水溶液目前无特效解毒剂。百草枯的毒代动力学及毒理机制百草枯的理化性质:百草枯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属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一般为二氯化合物或双硫酸甲酯,固体纯品为白色晶体,生产时常加入警戒色(大多为墨绿色或蓝绿色)、臭味剂、催吐剂和增稠剂。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参数百草枯性质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化学式C12H14N22+(离子),C12H14Cl2N2(二氯化合物)分子量186.25(离子),257.16(二氯化合物)物理状态无嗅,白色(纯盐),吸湿性粉末溶解性水溶性溶解度(20℃)700g/LpH2.0~6.0(原液),6.5~7.5(成品)稳定性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稳定,易被碱性(pH12)溶液水解WHO农药分类[5]中等毒性,但备注致命风险我国农药毒性分级[6]剧毒性百草枯中毒的毒代动力学吸收:消化道是最常见的途径(81.29%)。经口摄入的百草枯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吸收率为5%~15%,食物的摄入可减少百草枯的吸收,百草枯对胃肠道的广泛腐蚀损伤会增加其吸收,尽管百草枯的吸收率不高,但吸收速度快,血浆浓度0.5~4.0h可达到峰值。分布:吸收入血的百草枯可迅速随血液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其表观分布容积为1.2~1.6L/kg,分布半衰期为5h。肺是百草枯损伤的主要靶器官,百草枯可被I型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主动摄取,导致其在肺中的浓度可达血浆中浓度的6~10倍。肌肉被视为体内百草枯的存储库,可缓慢释放百草枯入血,这可能是百草枯中毒数周后有些患者的血浆或尿液中仍可检测出百草枯的主要原因。代谢:吸收入血的百草枯与血浆蛋白结合少(5%),基本呈游离状态,很少在体内代谢,消除半衰期为84h。排泄:经口摄入的百草枯未被胃肠道吸收的部分经粪便排出;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的部分在体内很少降解,主要以原形随尿液排出,也有微量随乳汁和胆汁排出。肾功能正常时,血液中90%的百草枯可在24h内经尿液排出,10%进入组织再次缓慢释放入血;当肾功能受损时,百草枯清除率可降低10~20倍。百草枯中毒的毒理机制百草枯中毒的毒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免疫和炎症失衡、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等方面。氧化应激百草枯的主要致病机制是氧化应激反应。百草枯进入机体后消耗各器官的还原酶,使氧化和抗氧化反应失衡,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和细胞结构引起细胞损伤,对机体造成损害。线粒体损伤百草枯进入线粒体后,会被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Ⅰ还原,形成单价百草枯自由基阳离子,与氧气反应形成超氧化物,进而使线粒体内膜脂质过氧化,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此外,百草枯进入细胞后可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活性氧过量、Ca2+超载等原因),导致膜去极化、解耦联和基质肿胀,引起线粒体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免疫和炎症失衡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激活和细胞因子失衡。包括免疫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中性粒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等)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共同参与调控百草枯导致的早期炎症反应和后期肺纤维化。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百草枯可导致DNA损伤,引起核浓缩和DNA碎片化,造成基因的异常表达和细胞凋亡程序的启动。百草枯中毒的诊断百草枯服用或接触史:临床常见百草枯中毒为消化道吸收,多为自服或误服,注射途径极为少见。一般情况下,完整的皮肤能够有效阻止百草枯的吸收,但长时间接触、阴囊或会阴部被污染、破损的皮肤大量接触,仍有可能造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