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阅读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复习

考点介绍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理解诗文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分析综合C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鉴赏评价E1领悟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情感2理解诗文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专题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分析:1、“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2、“在文中的含义”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3、重点掌握多义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实词知识。本考点不仅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还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因此,整理总结一些常用的词并分列出它的义项、例句,对学习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一直是中考的热点,我们应高度重视。实词例句实词释义亡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逃跑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灭亡3暮而果大亡其财。《智者疑邻》丧失、丢失4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各具情态1、解释下列红色的多义词(一)详细具已惧其不已自董卓已来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具有停止同“以”将近况且极点消失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1、解释下列红色的多义词(二)只止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舍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停止做标志标志有时或许房屋放弃例1、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比高C.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D.渔人甚异之或异二者之为B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B.立有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不能指其一端东坡右手执卷端D.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下列句中“故”的意义与“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故”的意义相同的项是()A.桓侯故使人问之B.温故而知新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故渔者歌曰课前热身AD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极为普遍,阅读时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意义。一方面,学生要在广泛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对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作一些分类整理,另一方面,借助于工具书,了解词的其他意义,这样可使知识系统化,避免望“字”生义情况的发生。辨析时,首先抓住本义,贯通其他意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弄清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要熟记常用义,不要死钻冷僻义。第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总是单义的,因此要结合上下文与古人的语言习惯确定多义词的义项。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为“×通×”(或“×同×”)。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要点、考点聚焦哪些词的古今义最容易混淆呢?第一类是古今同一书写形式,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例如“去”这个词,古代作“离开”讲(“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现代则当“到、往……去,走向那里”讲,一来一往,意义完全相反。第二类是古今同一书写形式,意义虽有联系,却有些差别的词,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中的“少”指三十岁以内的青少年,而在现代口语中“少年”是指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人。应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在古代是单音节的两个词,而在现代却是一个双音节词,这种情况在古今易混淆的词中为数甚多。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句中的“妻子”是“妻”(妻子)、“子”(儿女)两个词,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是一个词,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其词义演变大致有如下情况:一是词义扩大。今义大于古义;二是词义缩小,古义大于今义;三是词义转移。文言词中有些词随着历史的发展由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