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并发症之

静脉炎渗出与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汇报:xxx

1.静脉炎概述

2.渗出与外渗

4.渗出与外渗原因

5.渗出与外渗临床表现

6.渗出与外渗护理

目录

静脉炎概述1

01静脉炎——概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临床表现为疼痛/触痛、红斑、肿胀、硬化、化脓或可触及静脉条索形成。外周静脉导管(PVC)在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但其在留置期间也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静脉炎。依据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可分为、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输注后静脉炎五种类型。

静脉炎——分类发生机制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后静脉炎

01静脉炎——原因类型原因注释1.机械性静脉炎1).导管型号过大导管直径超过血管直径2/3,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2).导管材料导管材质较硬,与人体血管组织兼容性差,刺激血管内皮细胞。3).反复局部穿刺多次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启动炎性应激反应。4).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导管活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5).穿刺血管选择不当穿刺血管长度较短导致导管尖端紧贴血管6).留置时间过长外周留置针超过96小时。7).未妥善固定VAD导管摩擦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01静脉炎——原因类型原因注释2.化学性静脉炎1).穿刺血管选择不当血管直径过细,药物不能及时充分稀释2).血管通道选择不当浅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3).输液速度过快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刺激血管内皮细胞4).静脉导管破裂导致腐蚀性液体外漏至中小血管内5).导管位置不确定导管或尖端紧贴血管内壁6).消毒剂未干消毒剂进入血管刺激血管7).药物颗粒物质过大较大的颗粒刺激血管内壁

01静脉炎——原因类型发生原因注释3.细菌性静脉炎1).手卫生不到位手上携带细菌污染静脉导管2).消毒不规范消毒时间段、未用力摩擦3).消毒剂因素消毒剂过期失效4).导管或穿刺点污染无菌技术不合格

01静脉炎——原因类型发生原因注释4.血栓性静脉炎1).导管型号过大导管直径超过血管直径的2/32).导管材质过硬导管材质与血管兼容性差或损伤血管内膜3).导管内膜破损血管内膜破损,启动凝血系统4).输注刺激性药物或输注过快刺激血管内膜至炎性反应5).局部多次穿刺多次穿刺至血管内膜损6).机体防御反应纤维蛋白对进入血管内的导管进行包绕,诱发启动凝血系统。7).穿刺部位选择不当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输入刺激药物后导致血管伤内膜损害

01静脉炎——原因类型5.发生原因注释5.输注后静脉炎1).移除技术不熟练移除导管时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血管内膜损伤2).污染局部拔针时污染穿刺部位局部引发炎性反应3).感染未处理拔针时已感染但未及时发现。

静脉炎——评估及分类级别临床表现0无临床症状I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I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有疼痛或水肿III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疼痛或水肿;形成条状痕;可触及条索状静脉IV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疼痛或水肿;形成条状痕;可触及长度2.5cm的条索状静脉;伴有脓性分泌物。?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年修订版).文献报道,PVC导致静脉炎的常见指征和症状中压痛发生率最高(5.7%),化脓发生率最低(0.02%)。目前已有许多评估量表帮助临床护士评估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和视觉输液静脉炎量表(VIP)。

静脉炎——评估及分类12

静脉炎——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2.每日评估静脉穿刺局部皮肤及导管情况,观察触压皮肤和穿刺部位,询问者主诉。3.穿刺前评估治疗方案及穿刺工具的选择。4.评估患者情况,选择相对最佳的输液部位。5.穿刺前有效消毒6.妥善固定7.合理使用附加装置8.加强健康宣教

静脉炎——处理停止输液、拔除导管分析原因必要告知医生时细菌培养遵医嘱予以处理1.水胶体辅料2.土豆薄片敷贴3.中药:如意黄金散4.湿敷(细菌性静脉炎禁热)5.观察静脉治疗后改善情况并在病历中体现

渗出与外渗2

渗出与外渗——渗出与外渗药物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非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药物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渗出与外渗——腐蚀性药物腐蚀性药物:指具有强酸(pH5)强碱(pH9)高渗透压(600mmol/L)或发泡性药物为腐蚀性药物。其外渗到血管外,对皮下组织造成损害,出现皮肤和皮下组织变性、水疱、发黑及组织坏死等。正常血压pH:7.35-7.45,液体pH=6-8时对静脉影响较小。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高度危险:渗透压600mmol/L中度危险:渗透压400-600mmol/L低度危险:渗透压400mmol/L渗透压600mmol/L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