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防治标准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火蚁防治标准规范

引言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蚂蚁,因其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被列为全球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我国自2004年在广东省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以来,其种群已迅速蔓延至多个省份,对当地的生态安全和人类活动构成了威胁。为了有效控制红火蚁的蔓延,保障农林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红火蚁防治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防治原则

红火蚁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检疫、监测、控制和扑灭等措施,实施全面、系统的防治策略。同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或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检疫措施

1.检疫区划

根据红火蚁的分布情况和扩散风险,将疫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控制区。核心区为已发现红火蚁的地区,缓冲区为可能受到红火蚁威胁的周边地区,控制区为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2.检疫检查

加强对来自疫区植物、土壤、货物等可能携带红火蚁的检疫检查,防止其随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传播。

3.检疫处理

对可能携带红火蚁的物品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包括热处理、冷处理、熏蒸处理等,确保不携带活体红火蚁。

监测技术

1.监测方法

采用诱饵诱集法、地表搜寻法、蚁丘勘察法等监测红火蚁的活动和分布情况。

2.监测频率

根据季节变化和红火蚁的活动规律,确定监测频率,一般建议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重点监测。

3.监测设备

使用红火蚁监测专用工具,如诱饵站、蚁丘探针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控制策略

1.化学防治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如氟虫胺、乙基甲苯胺等,进行土壤处理、蚁丘喷洒或饵剂诱杀。

2.生物防治

利用红火蚁的天敌,如寄生性真菌、寄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物理防治

采用火烧、土埋、沸水浇灌等方式直接消灭蚁巢,适用于小面积、特定环境下的控制。

扑灭措施

1.快速反应

一旦发现红火蚁,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紧急灭巢、周边处理等,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2.综合治理

结合化学、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实施综合治理,确保扑灭效果。

3.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红火蚁防治,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保障措施

1.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红火蚁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技术培训

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防治水平。

3.资金支持

保障红火蚁防治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红火蚁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红火蚁防治标准规范,可以有效控制红火蚁的蔓延,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红火蚁防治标准规范

引言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蚂蚁,因其入侵性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而闻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火蚁通过人为活动被引入到世界其他地区,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中国,红火蚁也被视为一种有害生物,对其防治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标准规范旨在为红火蚁的防治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保护人民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1.术语和定义

红火蚁:指SolenopsisinvictaBuren,一种具有攻击性的蚂蚁,原产于南美洲,现已在全球多个地区成为入侵物种。

蚁巢:红火蚁的群落居住地,通常由土壤筑成,形状多样,可能有多个出入口。

防治: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或控制红火蚁的种群密度,防止其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监测:通过定期检查和记录红火蚁的活动和分布,以了解其种群动态和扩散情况。

防控区:红火蚁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区域,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以控制其蔓延。

2.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在红火蚁尚未发生的地区,应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其传入。

综合治理: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实现长期有效的控制。

安全环保:防治过程中应选择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安全、低毒的药剂和方法。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红火蚁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3.监测与调查

3.1监测方法

目测法:通过定期巡视,观察地面上的蚂蚁活动和蚁巢特征。

诱饵法:使用特定的诱饵吸引蚂蚁,以了解其分布和密度。

土壤探针法:使用探针插入土壤中,探测蚁巢的位置和深度。

3.2调查内容

分布范围:记录红火蚁的分布区域和边界。

发生密度:估算每个调查点红火蚁的个体数或巢穴数。

活动季节:记录红火蚁在不同季节的活动情况。

4.防治措施

4.1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使用对红火蚁有效的杀虫剂,如氟虫胺、氯氰菊酯等。

施药方法:采用喷雾、粉剂撒施、饵剂诱杀等方法。

施药时机:在红火蚁活动高峰期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4.2

文档评论(0)

186****32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