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pdfVIP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很多山区都普遍存在。而我国水土流

失现象最严重的在黄土高原,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让学生

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的原则和三大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并进行整理分析,给黄土

高原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运用到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搜集整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息和资料,激发探究

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黄土高原治理的三大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四、课前准备:

1.教师: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2.学生:预习课本知识,搜集资料,分小组汇总,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

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

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

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

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1、基本特征:

(1)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主要包括青、甘、宁、内蒙

古、陕、晋、豫7省区。

(2)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

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

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

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转)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

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

人为的因素。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图片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最西一列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要

地貌: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原山地(点击显示主要地形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根据学生回答,

点击显示干湿地区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引导学生判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两侧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自

然植被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提问)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差异,样的差异?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

击显示此线两侧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呈现怎(学生回答)东南部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西北部

为我国主要牧区(点击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