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斑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2023-11-08

症状识别病原鉴定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评估contents目录

01症状识别

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点,直径约1-2毫米,边缘暗褐色,中间灰白色,稍凹陷。初始症状发展症状严重症状病斑逐渐扩大,直径约5-10毫米,边缘呈深褐色,中间灰白色,凹陷明显,形似“鱼眼状”。病斑继续扩大,直径可达20-30毫米,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叶片枯黄。03叶片症状0201

茎部出现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初始症状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稍凹陷。发展症状病斑扩大明显,凹陷加深,严重时会导致病部以上枝叶枯萎。严重症状茎部症状

花朵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花朵症状果实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凹陷明显。病斑扩展很快,有时会导致整个果实腐烂。果实症状花朵和果实症状

02病原鉴定

番茄斑枯病是由一种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二孢属的真菌引起的。该病原菌在寄主上产生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寄主残体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病原菌特点

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原菌可从寄主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病原菌传播途径

病原菌危害程度番茄斑枯病可导致寄主叶片出现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造成产量损失。病原菌还能侵害茎和果实,引起褐色病斑,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0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轮作倒茬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老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斑枯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药剂预防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药剂治疗在病害发生后,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等,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控制病害的蔓延。化学防治

04防治效果评估

病株率减少70%以上,病情指数降低5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病株率减少50%~70%,病情指数降低30%~50%。防治效果较好病株率减少30%~50%,病情指数降低10%~30%。防治效果一般病株率减少不足30%,病情指数降低不足10%。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番茄斑枯病发病田块,记录发病情况。防治效果调查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分别在防治前、防治后一定时期内进行调查,记录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设定调查时间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减少量,评估防治效果。计算分析

分析防治措施是否针对番茄斑枯病的发病原因,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防治效果是否稳定,是否会出现反复或者反弹的情况。防治效果稳定性分析防治措施的成本和效益,评估其经济可行性。防治成本效益防治效果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THANKS

文档评论(0)

136****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