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以《推手》为例.pdfVIP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以《推手》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以《推手》为例

摘要:世界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有

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

切,跨国工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

引起关注。“文化休克”是文化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通常人们顺利

度过这一阶段后,就可以逐步适应目的文化。本文以电影《推手》为例,绍其

影片中“文化休克”的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文化休克”产生的影响因素,

以及“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文化休克”的方

法策略。

关键词:“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推手》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及表现

(一)“文化休克”定义

“文化休克”又被称为“文化冲击”和“文化震荡”是人类学家Oberg在

1960年首先提出的。Oberg(1960)这样定义“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指由于

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引起的焦虑。也就是说“文化休克”是人们对另一

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与文化适应

“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过去熟悉的文化规则在新的环境中不再

适用,而面对新的文化模式又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文化休克”主要表现为心

理上的不适,有时也会存在生理上的反应。根据Oberg和Adler等人的描述,

“文化休克”的表现主要有:感到孤独无助、烦躁或焦虑,想念家人和朋友,害

怕被欺骗、抢劫或伤害,回避与他人接触,过度认同自己原有的文化,对目的文

化的人采取敌视态度,身体疼痛或不适等。

人们在进入一种新文化时通常需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阶段,Oberg

(1960)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其中

挫折期也就是“文化休克”阶段,处于文化休克期的人们对于第二文化的一切新

鲜和好奇感都已经过去,觉得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文化隔阂也越来越大,进而

产生一系列沮丧、焦虑、孤独、悲伤等负面情绪,不愿接触当地人甚至有的对当

地文化产生敌意。但是过了这段时间人们就会逐渐进入恢复期,开始调整自己

与新的生活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排斥感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对当地的生活环境渐渐习惯,对当地

文化也能采取客观的态度,甚至有的部分已经能够接受,从此就进入了适应期。

所以说“文化休克”是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要正确客观地看待。

二、电影《推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分析

(一)影片《推手》剧情简

影片《推手》讲述了中国人朱晓生的父与美国妻子之间因中美文化

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最后彼此包容慢慢和解的故事。影片生动具

体的展现了父老朱到美国之后面对文化休克的一系列反应与过程。影片主人公

朱晓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娶了一个美国妻子玛莎,并生了一个儿子杰米,定

居在美国。他的父老朱是中国的一个退休太极拳教授,母早逝,儿子为了尽

孝心,让父在晚年也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就把父接来了美国,和他们一家三

口生活在一起。但是刚来美国的父保留着深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妻

子玛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完全遵循着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于是父和妻

子之间就有了许多不可避免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彼此之间发生了很多矛盾。

影片中一系列矛盾的爆发最终使夫妻两个决定把父亲送去养老院,但怕父

伤心夫妻两人就想先瞒着父,撮合父和陈太太。陈太太是一位被女儿接到美

国的中国母,和老朱一样在美国也面临着很多文化矛盾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两

人比较有共同语言。后来陈太太把儿女想把他们送到养老院的真相告诉了老朱,

老朱知道之后特别伤心,晚上睡觉时不禁思念起了去世的妻子,还生病了。

影片的最后,老朱离开了儿子家,搬到了当地中国城的一个公寓里,并开始

去教太极,自己也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环境,儿子一家人每周会时不时去看看

他,而老朱也接受了这种美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玛莎也开始学习太极推手了。

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了老朱与玛莎的和解,相信一家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二)影片《推手》中“老朱”的“文化休克”现象分析

1.影片中“老朱”这位父,从自己待了大半生的中国去到美国,面对异国

他乡的新环境自然面临着很多文化适应问题。传统的中国价值观让老朱觉得长幼

尊卑有序,儿媳应该尊重他,用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育孙子最好。此外

文档评论(0)

152****14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