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时集训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docxVIP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时集训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

2.1915-1918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译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A.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C.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

D.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4.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对国学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他提出,国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之下分有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胡适的国学分类法()

A.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地位

B.实现了中西文化交融兼采

C.在研究方法上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D.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5.从1897年开始,林纾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180余种,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

B.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C.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

D.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

6.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7.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共产党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8.1917年至1919年,在《新青年》中“十月革命”被提及的次数极少,1919年以后逐渐增多。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9.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10.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11.孙中山说,今日之世界,“是民权世界”,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人类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孙中山的论述意在()

A.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

B.对国人进行科学启蒙

C.以社会革命促进时代发展

D.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

12.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两年内,国内出版的白话刊物屈指可数。1919年后各地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据当时人估计,仅1920年一年,全国陆续创办的白话报刊就有四百种之多。这一变化()

A.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广泛传播

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直接推动

C.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适应了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3.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