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注释、译文、赏析与阅读练习.docxVIP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注释、译文、赏析与阅读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注释、译文、赏析与阅读练习

《汉宫秋》第三折中【梅花酒】一曲由于其独特的曲牌特征配以对仗、顶真手法,将汉元帝的所见所思之境、与昭君的离愁别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成为元曲中的神来之笔。本文对此曲详加注释和分析,并参照原文音韵译成现代汉语,文后附有相关练习和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隐居于杭州。马致远与\t/item/%E9%A9%AC%E8%87%B4%E8%BF%9C/_blank关汉卿、\t/item/%E9%A9%AC%E8%87%B4%E8%BF%9C/_blank郑光祖、\t/item/%E9%A9%AC%E8%87%B4%E8%BF%9C/_blank白朴并称“\t/item/%E9%A9%AC%E8%87%B4%E8%BF%9C/_blank元曲四大家”,现存杂剧7种,其中《汉宫秋》是元代著名的历史剧,根据历史上昭君和亲的事迹改编而成。

原文选段

【梅花酒】1呀!俺(ǎn)向着这迥野(jiǒngyě)悲凉2。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shuò)3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hóu)粮4,打猎起围场5。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6。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luányú)返咸阳7。

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8;

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9;

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注释

曲牌名。

?俺:方言,我,我们。向着:对着。迥野:旷远的原野。

犬褪得毛苍:快到冬天时狗就会脱掉外层的毛,更换绒毛,用来抵御严寒。苍:灰白色。搠:执,持?。

糇粮:干粮;食粮。

围场:设围狩猎的场地。

河梁:桥梁。《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后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这里借用来表示和昭君依依惜别。

部从:部属,随从,指匈奴和亲的队伍。銮舆:皇帝的车。咸阳:指都城长安。

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椒房:未央宫皇后嫔妃居室,以椒和泥涂壁,使温暖、芳香,并象征多子。

寒蜇:寒蝉。

译文

呀,我对着这广阔的原野感到悲伤和凄凉。

草已泛黄,兔儿早早迎接寒霜;

狗褪了灰白色的旧毛,人拿起缨枪;

马驮着行装,车马驮载和干粮,打猎的撤走了围场。

她伤心地辞别汉主,我携手送别到桥上。

她一行人进入了蛮荒之地,我的銮车返回咸阳。

返回咸阳,过了宫墙;

过了宫墙,绕过回廊;

绕过回廊,走近香房;

走近香房,月色昏黄;

月色昏黄;夜生寒凉;

夜生寒凉,听到声声如泣的寒螀;

听到声声如泣的寒螀;对着绿色的纱窗;

对着绿色的纱窗,不能再想。

赏析

《梅花酒》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的一组套曲中的一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送别时的所见、所想、所感。作品用顶真回环的手法深入描绘了元帝心灵中的幻想:长安宫殿的宫墙、回廊、椒房,以及昏黄的月、凉夜、寒螀、纱窗等一幅幅即将出现的孤独冷清景象。这种幻想恰恰与同王昭君诀别之际的所见的凄凉的景色相互映衬,虚实结合,更加突出了汉元帝与王昭君诀别之际的相思之痛。

修辞知识

对仗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词语、句式做成对偶的语句,要求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如: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

他伤心辞汉主;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二、顶真

又写作顶针,即上句的末字或末几个字与下句的首字或首几个字相同,能造成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和回环曲折的美。如: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

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阅读练习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一段【梅花酒】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曲词“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

这段曲词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

答案

文中所见之景是深秋旷远悲凉

文档评论(0)

cleverca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