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慎谔.doc

(4.32)--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慎谔.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刘慎谔

中国植物学会自1933年成立到2019年已走过了八十六年的历程,在历任理事长的领导下,它从最初几十位会员已发展成为拥有1万六千多名会员的学术团体,在组织我国植物学界学术交流、普及植物学知识、主办学术期刊,培养植物学人才以及加强我国同国际上的联系和学术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栏目将陆续刊登相关纪念文章,介绍曾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的老一辈植物学家的生平事迹,希望读者能从中了解他们对植物学以及植物学会发展的贡献,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

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刘慎谔

刘慎谔(1897-1975),字士林,1897年8月26日生于山东省牟平县。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地植物学家和林学家,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林业生产发展和治沙建设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1920年刘慎谔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郎西大学农学院、孟伯里埃农业专科学校、克来孟大学理学院、里昂大学理学院和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于1929年获得法国国授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他怀着研究和发展中国植物学科的雄心壮志回到了祖国,被聘为北平研究院新成立的植物学研究所所长兼专任研究员,并相继在北平中法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中国大学、辅仁大学和东北大学农学院兼课。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哈尔滨东北农学院植物调查所所长、中科院林业调查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兼植物研究室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50年,刘慎谔等几位老专家以确凿的科学论据指出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对中国东北地区投掷细菌弹,为揭露美国发动细菌战提出了有力的罪证。他因反击美国的细菌战做出了贡献,被授予有毛泽东主席题字的奖状和奖章。60年代,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二、三届代表,辽宁省政协常委及沈阳市副市长等职。1975年逝世于沈阳。

刘慎谔早年建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一面从国内外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和图书,一面组织孔宪武、夏纬英、王云章等同事分头到各地去采集植物标本。他还亲自培养人才,教所内工作人员学习法文,讲授有关植物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选派人员出国学习。这一切努力使科研工作逐步走上轨道,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为中国植物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先生曾组织赴西北进行植物、森林考察,并只身由新疆赴西藏、印度进行植物地理考察,为中国新疆、青海和西藏地区的植物种类、植物地理分布、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和植被区划等方面收集了最早的一批珍贵科学资料。在当时中国那种交通不便和动乱的社会环境里,为了探索科学真理,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冒着生命危险,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1936年底,北平形势愈加紧张,为避免损失和能够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刘慎谔把植物学研究所迁到武功,接下里又辗转随北平研究院南迁至昆明,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回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50年秋,刘慎谔来到了哈尔滨,任东北农学院植物调查所所长。他满怀发展植物科学和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激情,在这片美好的白山黑水之间扎下了根。他组织人分别到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内蒙古大草原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和调查研究,在东北地区开创了植物学科学研究的新基地。同时为东北林区的采伐更新问题和东北西部的治沙、造林以及西北包兰铁路的治理沙漠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越的工作。

刘慎谔十分关心林业生产。50年代,东北不少林区推广“大面积皆伐”采伐方式。他怀疑这种采伐方式对于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是否合适,因此在小兴安岭林区连续做了几年关于红松林特性、群落结构和更新关系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并根据他在欧洲考察森林的资料,认为有异龄复层结构的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不适于皆伐。为此,他写文章、做报告、带领一个小组和当地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所共同进行采育兼顾伐样板采伐试验,坚决反对大面积皆伐,呼吁采伐森林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要保护森林资源,不能杀鸡取卵,采伐必须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东北西部风沙地区是科尔沁沙漠的东部边缘,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沙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破坏,使滚滚的流沙向东蔓延。它侵占了草场、吞没了农田、阻塞了交通,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威胁和损害。早在50年代,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就在辽宁省章古台开展固沙试验研究。当时,刘慎谔就把治沙做为重点,经常到东北西部风沙地区对沙生植物的生态特性、分布规律和演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1956年,土壤研究所接受了铁道部在西北腾格里大沙漠修建包兰铁路的固沙任务,刘慎谔担任了中科院治沙队副队长。他强调应用植物固沙要有“发生学”的观点,认为植被的形成有起点、发展和相对稳定的顶极,用植物固沙必须研究植被的演替和沙丘的固定过程。通过多年观察和研究天然植被和各种固沙试验的基础上,刘慎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