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摘要:沉闷无趣的数学课堂让多少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灌输式的讲授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那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满兴趣、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然后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也活起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活起来

充满灵动、活泼、有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都想拥有的课堂,正好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样,我们必须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展现出自身的学习潜能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教学内容要“活”

中国有句古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才能把精力更多投入到其中,所以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关键是我们需要把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1.引经据典,创设美感

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时,教师引进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得到不同的感官,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看看会不会得到不同的感受[1]。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甚多,其中春节,我都会进行贴窗花,老师带来了很多窗花,我们一起来贴一贴吧!(由贴窗花,学生观察窗花的形状进而引出窗花都是对称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曾有一位老师的情境创设的更是好,她利用多媒体讲述一个故事,蝴蝶和蜻蜓在花园里争宠,都在说自己很美,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花仙子来到了,让她们各自诉说自己美在哪里?他们俩都说不出来了,这时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她们谁美?美在哪里呢?创设不同的问题请假,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悬念,产生疑问

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课前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组合图形。提问:如果想要想要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学生由此展开动手操作。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我十分注意学生在操作时的表现,并且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与他们一起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并且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想法以及他们的看法。通过动手操作这个课堂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组合图形的面积有着多种方法,可割可补。接着我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研究,追问:割补的目的都是什么?学生接着探索,发现究其根本都是为了将其转化成规则图形。

在上述教学片断,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且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最终发现问题的关键。

3.设置游戏,活跃气氛

我在教授《混合运算》一节时,曾设计了“过友谊独木桥”故事,故事是很多老师和一群小朋友一起过桥,但每次只能过一个人,要排队。由于小朋友很懂礼貌,每人都让老师先过。在只有学生或只有老师的情况下,就可以随便排队了。在这个故事里,我把语文老师比做成乘法,数学老师是除法,男生是加法,女生是减法。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都记得了四则运算的规律——乘除法先过桥。其实每次老师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又达到了一个效果,就是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我教授“四则运算”法则之后,课后好多同学都让我先过“桥”。

事实上把快乐和学习联系到一起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教师本身的幽默感就已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气氛。

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开展数学问题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同数学教学的本质密切相关。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如果对于问题情境过分重视,则数学知识的学习会向生活常识进行转变。而就创设问题情境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数学教学的开展。而要想确保问题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必须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准备把握,进而更加细致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生活阅历,促使其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手段要“活”

“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分钟讲到尾”。教师站在讲台上讲一节课,这种沉闷的教学模式,如何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呢?又如何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灵活的使用教学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实物演示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