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pdf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

1“”“”“

.北宋科举制较前朝有所创新,采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

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方便官员阅览试卷B.限制地方官员权力

C.鼓励民间修习书法D.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2“”“

.曹操当政时,先后发布了三次求贤令,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

国用兵之术,就要起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这一举措客观上()

A.保证了科举录取的公平公正性B.选拔了德才兼备的官员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宋太祖赵匡胤明确告知臣僚,只有依靠科举考试制度,才能选取真才;只有打破分

裂势力及士族对国家政治的垄断,才能获得寒俊之士的支持,使其为江山社稷的稳固竭

尽全力。据此可知,宋代推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B.解决阶层固化现象

C.实践重文轻武的理念D.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4.708年,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建议从刺史、县令中提拔台、省京官,为此,唐政府

“”

发布敕令,京官中有才干堪治人者,量与外官。外官中有清慎著称者,量与京职,逐

“”

步形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惯例。这一做法()

A.提升了官员的从政素养B.缩小了州县署官的职权

C.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D.加强了中央三省的权力

5.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

“”“”“

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

患。这表明元代()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6192“

.汉惠帝三年(前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不法事,有辞讼者、盗贼者、铸伪

钱者、狱不直者、繇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苛刻者、踰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作非所

当服者,凡九条。它约束的范围限于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汉初此举

()

A.使地区性监察有法可依B.大大扩充了御史台权力

C.确保了监察权的独立性D.意在避免御史滥用职权

7“

.宋人云: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宋太祖)开

······

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乃诏入策进士,终场经学,并试殿庭御

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大哉宏模,可谓知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