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雅言·神化》中的“书者,心也”_王可欣.pdf

论《书法雅言·神化》中的“书者,心也”_王可欣.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画雕塑

论《书法雅言·神化》中的“书者,心也”

文|王可欣白昆鹏

项穆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这个时候程朱理学逐渐综……不过曰相时而动、从心所欲云尔……此皆相时

走向衰微,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思潮也在此时兴起。而动……焉能美善兼通若是哉!”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主张,在这一段中说到,人们在进行书法活动时,如果

强调心是万物的根本,心与外物为一体,强调意识的能做到笔下之书法度与体态兼备,端庄敦厚且平和,

主观能动性,认为心的扩展和外化都可以由人的各种结构参差错落却又透出玲珑剔透、飞动飘逸,就可以

活动体现。在这样思潮的影响下,社会开始倡导个性称之为神奇了。其中,“神化”的概念被项穆进行了

解放,社会审美也开始崇尚“自然”和“无法”的创进一步阐述,即“约本其由,深探其旨,不过曰相时

作倾向,项穆也由此提出了关于书与心的新命题—而动、从心所欲云尔”。神化的根本便是“相时而动、

“书者,心也”,对传统的书法理论—“书为心画”从心所欲”,而“相时而动、从心所欲”便是项穆对

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其《书法雅言·神化》正是对这“天机自发”的进一步阐释的。“天机”即是“相时”

一观点的阐发。的“时”和“从心”的“心”的结合,“自发”则是

一、《神化》篇分段及其段落含义“动”和“欲”的结合,只有“心手交畅”书写出的

古代书论多是通篇论述,并无标点符号和段落意作品才能“美善兼通”。而其后举出的历代名帖都是对

识,因此,在对项穆《书法雅言·神化》展开分析之“相时而动、从心所欲”的最好例证,也可以说是赋

前,先按此篇大意将《神化》划分为四段,并做段落予作品生命力的必要因素。

含义的概要梳理。第三段:“相时而动,或知其情;从心所欲,鲜悟其

第一段:“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理……噫!此由心悟,不可言传。”

规矩入巧,乃名神化……即天机自发,气韵生动之谓在这段中,项穆提出,有人了解依据时机而有所

也……此万物之变化也。”动的情由,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对随心所欲的道理

在此段中,项穆提出书法创作前要先发散情怀,有所领悟。并在此段中强调,只有精熟规矩、遵守法

随心所欲,笔下之书随心而动,由此才可达到称神的度、勤奋用心直至熟练才能执笔写字如庖丁解牛、掌

地步。最重要的是,在随心而动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上弄丸。表面上看都是技法与法度的要求,但背后却

巧妙地运用规矩,达到不滞涩、融会贯通、出神入化隐藏着“心悟”的道理。正如段末“此由心悟,不可

的地步,况且由文字的发展来讲,大自然的造化可从言传”所言,精熟规矩、深谙法度,赋予字无穷之变

文字中显露出来,由此笔下的出神入化就会自然流露化,这虽与本人努力有着很大关系,但这一努力的过

出天性,其中也自然就包含气韵生动。并且,项穆在程除却技术上的磨炼,更多要求的还是内心的体悟。

其中强调“规矩入巧,乃名神化”,这就是在强调从只有在心中不断地反复琢磨,不停地将技术与规矩抽

心所欲不逾矩。但神化的外在表现是由不逾矩所体离重建,将规矩与法度化为创作表达的一部分,才可

现,是最后的表现效果,真正关键的还是在于“天机做到真正的神化,这一过程中对“心悟”的强调是不

自发”。容忽视的。

第二段:“人之于书,形质法度,端厚和平,参互错第四段:“字者,孳也;书者,心也。字虽有象,妙

97

出无为;心虽无形,用从有主……艺惟明窗净几,神怡的确切表达,到唐代的书法家、书论家才开始关注,

务闲,笔砚精良,人生清福而已哉!”直至宋元时期,个人修养与人格气节对艺术创作的影

项穆在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間有味是清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