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PAGE/NUMPAGES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课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展开,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积极开展外交话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注重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此过程中,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些成就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古代中国的外交及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这样对比学习更有利于掌握新知,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们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比较生疏,一般不会将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调整联系起来,因此,本课内容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同学们不知道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周恩来总理了解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课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3.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

教师: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人物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周恩来”

教学流程

三、提出问题

1.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分析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内容及影响。有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影响;“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异”指的是什么?

四、精讲解疑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圈、划、勾、点找出问题答案。

讨论交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

学生自己梳理本课主要知识点。

学习效

果反馈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