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篇一:《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

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

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

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

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

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

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

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

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

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

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

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

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

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

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

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

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

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

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

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

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

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

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

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

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

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

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

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

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

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

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

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

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

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

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

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

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篇二:《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余秋雨,是现在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以细腻的文笔,深邃的思

想和独到的见解相结合下,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余秋雨眼中的世界。因

此,他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他的新书《借我一生》出版后,他因为

一些有关盗版图书的问题的非议,毅然向文坛宣布“封笔”,一时许

多文学爱好者为之落寞。可就在2007年一开始,许多人惊奇地发现,

他竟然在《收获》上开辟了自己专栏,当起了专栏作家。而他专栏的

名字是“苦海余稿”,这一切都不能不让大家想起14年前出版的那本

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无所适从地在父

亲的书架上随意地翻着书,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眼前。翻着翻着数的第

一篇,《道士塔》。眼睛就慢慢地湿润了,心中有一股莫名的酸涩。

这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对满目疮痍的历史的感叹,对民族文化起源的追

溯。

从风沙缭绕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为一个

中国人的身份,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带着一个个读者,去感受那华夏

5000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他的语言就如他所说的莫高窟的壁画般细

腻,美丽而又带着忧伤。

每次我去到书中写到的地方,我都会带着对这本书的思考,去审

视这个地方,比较自己眼中与他眼中的不同。在南京,在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