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2).docx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之间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

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中国的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主题”,其中“中华文明的起源”部分勾画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早期国家”则缕析夏商西周国家机构的完善和社会结构缓慢而重大的变革。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历史是绵延时间最久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段历史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都有着重要地位。本课作为高中阶段的开篇之作,对于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学情分析: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但是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高中生的学习要求更加理性,也对早期国家的出现这个话题更感兴趣,所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点,我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放在早期国家上。

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到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因此,这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拓展一下史学研究的话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

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以文明为主线,展开三个话题:大河源头,文明曙光;走出蛮荒,迈向文明;王朝时代,千古回响。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为重点,进行初步的史料分类和史料研

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华文明起源”PPT动态展示,纵向全景了解我国2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图的观察,从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特征入手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2、通过对比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姜寨聚落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寺遗址复原图,回答早期国家产生的一般条件。

3、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内容,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了解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为高中的历史学习奠定初步基础。4、通过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产

生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感。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出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问题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一提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根据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左右,中华文明进程出现加速度。请阅读教材,找到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

问题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一提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根据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左右,中华文明进程出现加速度。请阅读教材,找到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问题3:本课标题所说的“中国早期国家”是特定的学术用语,究其实质,就

是国家的产生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的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1:从地理分布来看,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有何特点?

问题2:你能结合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相关的文化遗存,概括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形态吗?

设计意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通过对文化遗址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出他们以黄河、长江、辽河三大流域为单独的发展基础,这就造就了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中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北界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和苔原冻土地带,东南濒海,西南是山;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遗址的分布又是以中原为中心,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主体,这些地区地势低平,交通往来方便,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

过渡语:文明的源头,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可能,勾勒出中华文明的最初模样。

问题1:说到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会有很多传说,比如盘古,古书上说他和天地开辟共生,还有的古书说他死后身体变化为日月山河,盘古之后,习惯上人们会说三皇五帝,

环节一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

导入:视频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

导入:视频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

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因制作石器的技术不同,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因社会组织形式的不同,被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