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完美”与“完整”.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的“完美”与“完整”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结果却违背初衷,葬送了国民的“精神家

园”。本文提出完整人格,以人格的“完整”来归还本属于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

生活的真实性,引领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主张完善人格,从完整人格

升华到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人格。我国历来倡导的完美人格,大都成了只是看上去

很美的人格理想。其症结何在?出路何在?对此,笔者想作个初步探讨,以抛

砖引玉。

一、我国历代完美人格的最终走向

我国历代的完美人格,其最终走向是人格的分裂化、精神的病变化和心理的无端

崩溃、“自我”被理想化或虚幻化,导致自我精神家园的失落。人格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被称作“人品”,二者等同。孔子前,人们将“三不朽”(立德、立功、立

言)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人格评价的标准,并划分人格要素为:仁义、礼智、信、

忠、孝、悌、慈、惠、和、恭。儒家建立了合情合理合礼、文质彬彬的君子型人

格理论。道家则消极避世,超然无为,其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圣人,所谓“至

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只有做到无名、无功、无己才可达到“逍遥

游”的境界。墨家主张“兼士”人格,强调爱民、利民,为公的统一。法家主张

赤裸裸的权势和暴力,崇尚以法治国,提出了具有鲜明专制权术特色的“法术之

士”人格理论。宋明理学家追求“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格理想,而明清比较典

型的是王夫之的理想人格,他的人格理论分作以下几方面:天理德性与形色欲望

有机统一。珍视“名义”、“乐观其反”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七尺从天乞活埋”

的丈夫气节,以及“以身任天下”的奋斗目标。

上述我国历史上的种种人格理想,其倡导的都不外乎是完美人格。但不管多么美

妙,它们说到底都是一种分裂的人格,是对个人“阴影”消极面、不完善面的矢

口否认,采用抑制或压抑的形式去掩盖自己本性中的原始部分一切激情和“不

道德”的欲望行为,而将自己与光明的力量相等同。以投射的形式放弃“阴暗面”,

将它搁置到他人身上,然后以“在那边的邪恶”的形式来体验它。他们将精神的

完美定为标准和目标,要求只拥有自身人性中的善良部分,而不惜将消极面转移

到他人身上来保持这一言过其实的自我理想化。这颇象鲁迅描述的“阿Q式胜

利法”———客观上处处失败,而主观上时时胜利,物质方面一无所有,而精神

方面自满自足;感情上样样合乎圣贤经传、祖宗成法,更有排斥异端的正气,但行

动上却常常违规犯禁。其实,这种道德的实际上的无能、虚假的自我理想化已经

让国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真正的精神贫乏,已把现代人带到绝望的边缘,成了

“令人烦恼的根源”。因为简单的抑制不足以维持一个人的美德感和优越感。当

阴影的内容被投射、被储藏在他人身上时,留给人们的只剩两种选择:

1产生自卑,失去自我,缺乏个人的整体性、真实性,失去个人的“独立人格”,

走入不负责的道德异化境地马克思曾这样理解人的独立:“人只有在成为他自身

的主人的时候,才能将自己当作独立的存在物,而且只有当他把自己的存在归之

于他自身的时候,他才是自己的主人。”然而传统人格理论由于自身内含的畸形

家族群体意识和片面的宗法道德服从型结构,使个体滋生了道德偏见,将视角局

限于非常狭隘的空间,用自己固有的成见来取舍一切,对不符合自己已有成见的

一概排斥,并以情绪化的方式去表达,使自己被驯服,听命于封建纲常名教,结

果“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人格者,三纲之说

为之也”,个体完整性、真实性惨遭剥夺,自卑有余而匮乏自尊。我们知道,个

性越雷同,社会便越缺少凝聚力,无个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就会缺乏活力,缺少

生机。这样的社会只能强制要求人们用“别人”的模式来规范自己、塑造自己,

用别人的伟大来藏匿、淹没自己,用社会团体来代替个人“发言”。个人的存在,

也只是作为共同体的分子存在的“个体”。每个人尽管在各种类型的乌托邦的庇

护下对尽善尽美的生活大加赞赏、孜孜以求,但毕竟乌托邦多数时间、多数地点

里只能给予我们以美感的眩晕。一旦付诸实施,它就必须要求社会尽由圣贤和道

德楷模组成,而个人只是被义务性地视作手段和工具。久而久之,人们便天然地

形成了“凡是只问该不该,而不计较是不是”的习惯,过着生存屈从于意义的生

活。可见,传统人格带给个人的只有“自卑”的阴影,无独立意识能力,无自由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