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原创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下鲁迅与美术第1课时.docx

初中美术:原创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下鲁迅与美术第1课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与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2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材通过对鲁迅美术作品的整理、品读,让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了解鲁迅的艺术修养与民族精神。让学生看到他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的同时,也是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亲人朋友的鲁迅。课中通过分析鲁迅的美术设计作品,捕捉他与美术的渊源;通过探讨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感知版画朴素、厚重的艺术风格;理解鲁迅对珂勒惠支作品推崇的根源来自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觉察到艺术与文学之间殊途同归的内在联系。认识到鲁迅倡导和扶植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深远意义和巨大贡献,从而立体鲜明地认识艺术的鲁迅和他的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经较为了解鲁迅鲜明的文风及其深刻的文学影响力,但对他扶植与倡导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与发展的贡献鲜有所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七年级学生知识求知欲望强、喜欢追求独立自主的年龄特点,做出贴近时代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通过情景再现、合作探究形式,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的批判精神,从中领悟鲁迅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通过赏析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了解鲁迅与木刻版画的渊源,感受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理解鲁迅对木刻版画发展所做的贡献。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艺术学习的基础)

2.艺术表现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作品的赏析、解读、研讨过程中感受鲁迅的艺术审美,理解鲁迅的艺术主张,认同鲁迅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掌握艺术表现的技能,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增强形象思维能力,涵养热爱生命。(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

3.创意实践

用自己的语言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

4.文化理解

学会大胆表述,学会积极分享,理解美术创作与时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解读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了解鲁迅与美术的渊源,理解文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难点:体会鲁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主张,感悟鲁迅“民族魂”的精神内涵。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木刻版画工具材料

2、学具:收集鲁迅书籍及相关图文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先来看一段关于鲁迅的视频,看了这段视频,知道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与美术》

(二)深入理解

同学们有读过鲁迅的文学作品吗?

《呐喊》《阿Q正传》《孔乙己》《彷徨》《藤野先生》

我们来看一则鲁迅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你对鲁迅有更深入的了解吗?

看照片,说说鲁迅的相貌特征和精神气质?

有精神,深黑的眼珠散发出凛冽的光彩;头发一根根直立起来,和他顽强倔强的性格很像;浓密的胡须,像隶书的“一”字;一袭长衫,一支烟是鲁迅先生的标志性打扮;鲁迅先生很严肃。

欣赏鲁迅书籍装帧作品

鲁迅收藏的南阳汉画像之一。

鲁迅很喜欢猫头鹰,有人称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曾说:“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xiāo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

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并且经常加以描绘。”

鲁迅少年时购买的部分画谱

鲁迅为绍兴《天觉报》创刊号绘《如松之盛》图(1912年)。

从鲁迅的自述和别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美术的喜好是出于天性的,而且这一喜好伴随了他的一生。

欣赏鲁迅书籍装帧作品,说说有什么特点?

《呐喊》

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黑色块,象征着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呐喊”两字写法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三个“口”加起来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就把汉字转化成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

《木刻纪程》第一集

赭石底色,暖色的调子。“木刻纪程”四字扁长形、“壹”字竖长形,字体结构巧妙安排,典雅大气。

《心的探险》

采用墓门画像,图案铺满封面,空白处写书名和作者,大胆构图,寓意丰富。图文结合,为当时书刊设计探索了新形式。

《域外小说集》

采用外国插图来暗示翻译书的内容。

《小彼得》

《小彼得》因为是一本童话集,所以鲁迅把“小彼得”三个字写得颇具童趣。

《铁流》

“铁流”二字铿锵有力。取用苏联版画家毕斯凯莱夫的作品作为插图,更显革命文学的本色。

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鲁迅书籍装帧作品,请同学们归纳一下,鲁迅的书籍装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