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祝福第三课时(学生版).docx

高中语文教学:祝福第三课时(学生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宁二高高一语文备课组合作前行团队共研以生为本勤学勤教

PAGE2

海宁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学案

教学日期:2024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祝福》第四课时

主备教师时文燕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预习任务:

根据鲁迅小说的题目,总结小说的拟题方法。

《呐喊》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14篇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11篇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以()为题。

二、探究小说标题作用的思考角度。

内容上:

①是否交代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是否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

③是否运用修辞,生动形象(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是否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

⑤是否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载体,寄托作者感情

结构上:

①是否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是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课堂探究:

学习任务:赏析环境描写和语言特色

活动一: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却取名为“祝福”呢?

问题一:三次“祝福”赏析

问题二:小说为何以“祝福”为题?

活动二:小说描写了几次“雪”?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活动三:赏析语言:分组讨论,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作业设计: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祝福》节选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有一年的秋季……

……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上一次是逃离夫家,这一次是被赶离夫家,看似不同,其实相同,二者均是由于封建夫权、族权的压迫。

B.从鲁四老爷“照例皱过眉”“暗暗地告诫”中可看出,祥林嫂虽蒙受巨大不幸,但封建守旧势力并不能谅解她的再嫁和再寡。

C.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祥林嫂生活在一个何等冷漠的环境里!

D.选文最后一段说明祥林嫂从未对人间抱有幻想,才向人们流露内心的悲哀,现在她息声了,将悲哀收回心底,让它在那里折磨自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的外貌描写与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那段描写形成对比,表明人生路上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给祥林嫂带来巨大的内心痛苦。

B.祥林嫂再到鲁镇时虽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画眼睛”是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

C.选文加点的“照旧”,表明祥林嫂虽知自己在主人的心目中是“不洁”的,还是按老习惯做事。这为下文写四婶的言语及行为埋下伏笔。

D.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祥林嫂在这冷漠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3.画横线句“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4.“狼吃阿毛”的情节,文中反复出现,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9月25日,是鲁迅130周年诞辰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他600多万字的著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近年来,“去鲁迅化”的声潮始终甚嚣尘上,从鲁迅教材“撤退”,到炮轰鲁迅的“戾气”,再到“鲁迅过时了”的声调。这实在令人心疼!

鲁迅被脸谱化,大家都不陌生,鲁迅是战士,横眉冷对,一个都不宽恕……这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鲁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被贴上了各种令人不解的标签。身为鲁迅之子的周海婴,他更能体会到鲁迅被标签化的无奈、酸涩,甚至苦痛。其实,鲁迅是多性情的,是丰富的,这可从周海婴的记述中找到佐证。

先生曾说过,“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们现在已经在不断改革,革除体制性弊端,不断前进了。先生去世久矣,精神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