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
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传统观念
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
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
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
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
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最初是用前路方
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
体骨移植。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
术,即PLIF。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
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
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
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
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
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
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
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
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
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
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
概述及优缺点
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
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
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
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其次,保
留对侧小关节及后侧椎板弓,特别是在使用微创技术时,这在理论上降低了相邻
节段疾病的风险。相对于传统的双侧技术来说从根本上避免了对侧疤痕形
成。此外该方法切除单侧小关节,显露椎间隙需更少地牵拉硬膜,但是,若过
多地切除小关节,则可能会影响到节段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需行节段性椎弓根
螺钉或经椎板螺钉固定以提高稳定性最后,此方法可通过单一的后路切口在行
椎间融合的同时处理后部结构的病理变化比如:椎管狭窄、侧隐窝及椎间孔狭
窄、滑膜囊肿及黄韧带肥厚)。
手术技巧:
气管内全麻诱导及术前抗生素给药后,患者俯卧于可透线的手术台上可能的
话,手术台可左右旋转。摆好体位后,拍摄手术台上的前后位及侧位片已确保
术中能获取拍片。应该看到椎间隙、椎体及椎弓根的真正的正侧位,使椎间植入
物及随后的椎弓根螺钉准确、安全地植入图、。一经证实可充分拍片,则
可准备病人、铺无菌巾单。
触摸棘突确定中线,透视定位正确节段。针头定位后正中患侧旁开至
取长约至。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至深筋膜仔细切开深筋膜纳入扩
张器证实为正确节段后,首次插管靠在小关节椎板交界处,依次插入逐步增加
直径的扩张器。最后直径的扩张器插入后注意合适的插入深度。在这一点上,
选择合适直径的扩张管,直径及深度常为至(图。根据每位医生
的喜好进行余下部分操作,使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手术过程中需间断获取透
视图像,帮助定位及保证器械的正确植入。
此时扩张管位于小关节复合体上,使用骨刀、咬骨钳及高速磨钻完全切除小关
节,包括上位椎体下关节突及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以完成显露。这一步有助于
其区别于其它入路。小关节完全切除后,通过神经孔或经神经孔的手术通道可至
椎间盘因此,该工作通道内侧为硬膜囊、上方为出口根、下方为椎弓根壁(图
)此入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