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pdfVIP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绽开(dìng)罕至(hǎn)倜傥(tǎng)逾矩(yú)

B.感慨(kǎi)和蔼(ǎi)惭愧(kuì)锦簇(cù)

C.确凿(zuó)油蛉(líng)收敛(liǎn)书塾(shū)

D.淋漓(líng)啄食(zhuó)奥秘(ào)企盼(q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坤士绽开暂时废寝忘食

B.激荡陌生轻捷人声顶沸

C.云宵争执和蔼接然不同

D.倜傥磕头悔恨油然而生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片热闹景象。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B.走进美丽的中山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C.“十三·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

迁。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

书情感。

5.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论语》是记录孔及其弟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

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古代对男的尊称。如孔、老、庄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6.给下列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

②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

③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

④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

⑤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

A.①③②⑤④B.③⑤②①④

C.②①③⑤④D.③②①⑤④

7.名著阅读。(5分)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

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

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中人物云:“……于是分

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

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

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物众多,气势很盛的样),

人马称妮(行列整齐的样)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

盛举,早已和明社(即明王朝)一同消灭了。

①这段文字选自鲁迅散文集中的一文。

②文段最后画线的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